药物制剂中的活性药物被全身利用的程度,包括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剂量和速度。前者为与标准品相比时,从试验品中吸收药物重量的相对比值;后者为与标准品相比时,从试验品中吸收药物速率的相对比值。生物利用度有绝对和相对两种概念:绝对生物利用度是指该药物静脉注射时100%被利用,该药物的其它剂型与其剂量相等时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百分率;相对生物利用度则是以某种任意指定的剂型(如口服水制剂)为100%被利用,然后测定该药物其它剂型在相同条件下的百分利用率。因此,生物利用度是衡量一些不同制剂剂型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生物利用度这一概念在1945年就已被提出,60年代后由于发现一些药物制剂符合当时的药典规定,化学成分相同、含量相等,但用于动物和人体时,血药浓度和吸收速率不一样,故生物利用度这一概念才被人们确认。目前有些国家的药典对一些药物制剂规定要进行溶出速率试验,以作为控制生物利用度的指标。
在我国,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标准。以前评价药品质量往往只重视主药含量的测定。认为药物剂量相同,药物效应也应该相同。然而近二十多年来,根据药物吸收测定和临床观察,发现有些药物剂量相同,药物效应并不相同,药物含量不是决定疗效的唯一标准。除药物含量外还应考虑与吸收比率和吸收速率的有关问题,即生物利用度。对需要多次连续给予的药物,吸收比率常受到重视;但对于一次给药即能奏效的药物(尤其急救用药),其吸收速率常比吸收比率更为重要,因为如果药物吸收过慢,即使最终100 %被吸收,也往往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起作用。说明药物效应的出现取决于吸收速率,集中表现在药峰时间和浓度上。
生物利用度与药物疗效密切相关,特别是治疗指数窄、剂量小、溶解度小和急救用的药物,其生物利用度的改变,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尤为严重,生物利用度由低变高时,可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反之则达不到应有疗效而贻误治疗。临床分析药物治疗无效、效差或中毒原因时,应考虑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据报道,上海医科大学曾对某药厂的麦迪霉素生物利用度测定结果为零,这样的药物临床应用岂能有效。又如磷霉素钙,临床反应效果差,据测定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仅为26% ,再如泼尼松龙(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顿服10mg,质优的血药浓度为239.4ng/ml,质差的为60.86ng/ml ,生物利用度差异如此之大,临床效果岂能相同。所以,临床应用生物利用度变化较大的药物,如地高辛、洋地黄毒苷、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异烟肼、复方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氨茶碱、磺胺嘧啶、泼尼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阿司匹林、甲苯磺丁脲、呋喃妥因、吡哌酸、磷霉素钙、麦迪霉素、红霉素、苯妥英钠、氯氮卓、氢氯噻嗪、尼莫地平、环孢素等,以及其他一些难溶性的药物,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的药物,如果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换用不同厂家或不同批号的同一药物时,都要考虑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变化,防止无效、效差或中毒现象的发生。必要时应进行生物利用度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