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报错页面

您可能输错了网址,或该网页已被删除或移动,您还可以: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网站地图

推荐阅读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救活廉价药不能只靠强心针 须从医改入手

2012-09-06 17:15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从医改宏观视野入手,形成药品的合理定价机制,切断医院与药品之间的利益链条,廉价药的生产才不至于总是“要死不活”

  “救命药”鱼精蛋白注射液缺货的紧急状况,正有望得到缓解。据悉,在各方关注下,国家药监局日前正积极协调相关企业,展开应急生产。

  一支10元左右的鱼精蛋白,是心外科手术中必须用到的药物,而且目前没有替代药,被称为“救命药”。如此“不可替代”,按说应是制药企业的宠儿,为何现在的短缺却不是因为市场需求量的急增,反而是由于药厂主动停产?

  让人揪心的是,这种紧缺的原因和状况,在廉价药身上已是频频上演。1元1支的氯霉素滴眼液、几块钱一盒的氟哌酸、8元100片的牙周灵片等,几乎都在国内销声匿迹了。据一项对国内12个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调查,医院廉价药缺口高达342种,其中130种药在10元以下,5元以下的药品占了69%.

  靠着政府的应急,“救命药”的“命”眼下总算让人松了口气。然而,“病灶”不除,“强心针”只能起一时之效。为什么患者欢迎的药却难以获得生产企业的青睐?其深层原因需要深思。

  经典廉价药的短缺,首先暴露出我国药价管理的不完善。我国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药物指导价是“药物最高限价”,称之为“药物的天花板价”,政府希望借此降低看病费用、缓解“看病贵”。但“天花板价”是把双刃剑,抑制了药价虚高的同时也对廉价药有杀伤力。

  鱼精蛋白是一种用了几十年的廉价老药。企业的“停产”也是一种市场本能,药品成本价一旦高于市场定价,廉价经典药的消失便不难理解。

  也因此,救活廉价药,不能只靠应急生产的“强心针”,而要对“症”下药。只有实行药品动态定价,建立严格的成本监测体系,通过专家评估、行业评审等制度确定药品成本价,增强定价过程的公开化、民主化,才能既防范制药企业虚报成本,又保障廉价药物的合理成本,形成药品的合理定价机制。

  防止药品“降价死”,同样需要政府运用调控手段,保障药品不会因低价竞争而“招标死”。北京在药品招标采购过程中就规定,低价短缺药无需竞价。那些一元钱以下的针剂、一毛钱以下的胶囊等低价药品,企业直接挂网报价,形成低价药、短缺药成交品种目录,这样的做法收效不错,许多低价药品得以在市场重现。

  廉价药的短缺,某种程度上也是医改诸多问题的缩影。如果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机制不变,高价药自然比廉价药受欢迎——道理很简单,只有开高价药,医生的回扣才会越大,医院的利润才会越多。

  在这个意义上,只有从医改宏观视野入手,切断医院与药品之间的利益链条,让药品回归其单纯治病的属性,廉价药才不至于总是“要死不活”。

相关新闻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名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网络课堂
40多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