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报错页面

您可能输错了网址,或该网页已被删除或移动,您还可以: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网站地图

推荐阅读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医生,你是谁的医生

2012-09-03 17:39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日前,一位贵阳医生与患者互殴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点击率很高,围观者很多。他们为何互殴?关键是缺少最基本的信任。在患者眼里,医生是一个“坏”医生,所以得抡起拳头教训他一下。在医生眼里,抡拳头的患者是一个“坏”患者,医生也不需要再忍气吞声。 

基本的信任被瓦解。表面看起来,不全是钱的问题,但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医生之所以被怀疑医德败坏,时常是因为收了人们认为不应该收取的金钱,比如患者送的红包、医药代表给的回扣。另一种情形是,患者死亡或者患上限制劳动能力的重大疾病,对一个家庭而言,意味着平白无故失去一个劳动力,这也就直接或间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沉重的打击下,医生容易成为“替罪羊”,被吹毛求疵,陷入医疗纠纷的旋涡中。 

不久前,笔者曾经和一位医疗界人士有这样的交流。我的观点是:“在一种比较理想的医疗环境下,公立医院的医生被视为我们自己的医生,应该得到民众足够的信任。”但他的回应是:“我们很少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你到任何一家公立医院看病,医生短短几分钟就把你打发,还随时有可能会给你开一大堆不必要的药物。我怎么可能产生你说的这种感觉,认为这是我的医生?!” 

根本的分歧在于,医疗究竟主要是一种消费品?还是被视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来供给?不幸的是,我们现在更多选择了前者。医疗不再纯粹地只是救死扶伤,而是成为了消费品,没有钱你无法得到这种消费。有了钱,你可以毫无限制地得到更多更好的这种消费。医院成为了以追逐利润为中心的“公司”,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成了赤裸裸的客户关系。既然是服务的交易,医生去诱导客户消费,客户对服务吹毛求疵、追求完美,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如果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医疗被当成一种国民福利,当成一种公共产品供给。医生和患者不再是赤裸裸的经济对立关系,不再产生任何相互的金钱挂钩,把更多的精力与资源花在呵护健康与生命质量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重治疗而轻预防,会不会更好一些?想一想这样的场景,如果吃药不花钱,医生被当成我们自己的医生,想方设法来为患病的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全心全意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而不是只顾赚钱和治病,这种相互猜疑,相互冷漠,相互敌视的局面会不会得到根本的改观? 

近日,卫生部印发《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对全国860万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卫生部还召开专题发布会,从即日起,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应廉洁自律,恪守医德,不索取和非法收受患者财物,不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违反《规范》情节严重者将予以解聘。

其实,治标很难,治本却相反更容易。如果在重塑医患关系上发力建设,让医生变成一种真正救死扶伤的职业,祛除其商业身份的另一面,不需要这样的提醒,相信大多数医生也会规范起来。但基本的前提是,必须把公立医院彻底改造成纯公益性的机构,结束那些商业运行的种种扩张与膨胀,它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是一个制度改造及衔接的问题。 

无论如何,公立医院都不应该成为营利的工具。不改变这一点,医患关系很难处理好,也回答不好“医生,你是谁的医生”这样的问题。 

相关新闻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名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网络课堂
40多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