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报错页面

您可能输错了网址,或该网页已被删除或移动,您还可以: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网站地图

推荐阅读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恻隐之心

2012-09-27 09:58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孟子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说人都有同情之心,常有同情之心,才能悲天悯人。同情心,三字虽然足以概括孟子恻隐之心的寓意,可也觉得差点什么味道,因为当真正见到让人不忍的人和事的当头,那种感觉,真是从心边边上生出来的怜惜和不忍,从心边边蔓延到整个心上来。

    由于工作的原因,常能有机会接触一些国外的肿瘤患者。做这个行业,或者说接触这个专业8、9年之久,对肿瘤疾病对人体的摧残,以至于对患者生命的攫取,早已经体味很深。那是一种近乎麻木的职业冷静,对疾病了解较深之后的感悟,其实还包含着几分无助的叹息。然而,因为有这样的了解,才会常常感概自己从事的专业,至少还能让那些完全没有希望的病人,在无边的黑暗里看到一丝丝光明。至少因为这个其中之一的因素,才有了那么多年的坚持。

    澳大利亚的司博大伟医生,带来一个新西兰的病人。电话里面,他只告诉我病人身高近两米。从姓名上判断,我认为他应该是个德裔,平素见过的德国人印象顿时浮上脑海:高大、身体健硕、有板有眼。在机场出口处,却是一个坐在轮椅上身体干瘪的,极瘦的形象突然出现在面前,顿时让人产生几分的怜惜。可以想象的是,这绝不是其本来的面目,疾病的折磨,想来早已不轻。

    在酒店,又了解到更多他的情况。霍夫曼,德裔新西兰人,无妻无子女,算得上孑然一身。先患口腔肿瘤,手术切除之后影响右脸面部神经和肌肉系统,影响语言和进餐功能。肿瘤转移到脊柱和右下腹腔,接受化疗之后,没什么帮助。新西兰的医生告诉他,回家去吧…我们没什么可以帮助你的了。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他来到了中国。带上我们的医生前去给他诊断,由于水肿,右腿明显比左腿粗很多,但右腿却不敢受力太多,所以要借助轮椅。他应该已经非常明白他自己的状况,接受也好认命也好,只能那个样子。在医生讲解治疗的方案和细节的时候,明显地看出他的紧张和一丝的期盼,这紧张让他去了两次卫生间,说话的时候看着医生,本来含混不清的语言更加听不太清楚。但是,这丝期盼让这个走路要靠轮椅,吃饭饭粒要从嘴边往下掉,西瓜汁要装在瓶里喝,讲话要用手压住右脸的病人,仍然在为延续自己的生命做着不懈的努力与抗争,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可贵,不由得不生出恻隐之心。

    由于他的钱一时半会没办法从新西兰转过来,病人决定先到上海呆几天,等钱到中国再来重庆治疗。走的时候我送他,推着轮椅送他下楼,上电梯前很热情地给酒店的人告别。到楼下,看到有个ATM机,用模糊的话语要我推他过去取钱。取出钱来,仔细地放在一个信封里面,然后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着他的资金流动。那一刻,真是让人没有语言,或许恻隐之心,是最能形容我的心情了。那是一种从心边边生出来的感觉,逐渐蔓延到整个心上。

    刚过去的一周,首届超声无创治疗国际高峰论坛闭幕了,各国专家对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各抒己见,各表千秋,但归根结底,都可以得出结论说,超声无创治疗是肿瘤病人最理想的选择。试想,如果有得选,谁愿意切掉自己的乳房、肢体抑或是器官?

    在中国应用十年以来,超声治疗帮助了无数多的病人,而最早接受治疗的病人,迄今已经存活十年以上!一位老婆婆,60多岁的时候得了乳腺癌,接受我们的治疗,活到现在,并在晚年寻觅到黄昏的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两老颤颤巍巍的走上台去,不需言语,这已经足够让人感叹生命的顽强和超声治疗技术的神奇。当年的一位小病人,现在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爱美,爱笑,爱跳,自己设计可爱的布娃娃。谁能想到,10年前,她曾经面临截肢的危险,是超声消融,让她在十年后仍然快乐、健康的生活。当然,即便已经治愈,骨肿瘤对她还是产生了些许的影响,所以在上台的时候,她才略显得有点跛。但是,当她面带笑容,镇静的、微跛的走上台去的时候,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那一刻,大多数人的眼眶已经湿润,若不是在一个相当严谨的场合,我相信多数人已经是泪流满面。那一刻,心里的感觉,已经不单是恻隐之心可以来描述,那一刻,是鼓舞,是感动,是祝福,是期许。但愿海扶超声无创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能让我们少一点机会去体会那种从心边边生出来,逐渐蔓延到整个心上的感觉!

相关新闻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名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网络课堂
40多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