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博客上纷纷转载一篇文章:《香港医生和内地医生的天壤之别》,人们看了似乎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但是我觉得管中窥豹总是不好的,之所以有如此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因为群众对医疗知识的欠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地的医疗制度和手段都是不同的,你不能因此就说谁好或者不好,我希望公共对事情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之后再去跟风评论和转载。
对于一个人一生来说,总会有那么一两件事情,会让你有如梦惊醒恍然大悟的感觉。你曾经那么坚信无比的事情,怎么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呢?对我来说,我在香港遇到过三件事情对我冲击很大。以至于突然之间我发现很多年来,我只不过是一只蹲在深井里的青蛙。
《香港医生和内地医生的天壤之别》
第一件事是关于感冒发烧的。
我小时候但凡发烧进医院,必然要做三件事,扎手指头——等验血报告——打吊针。我身边的人,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也无一例外的在重复着这样的步骤,这样的步骤重复多了,我和我妈都觉得治疗感冒发烧,这三件事是胳膊连着大腿缺一就不灵光的。于是当我到香港时,当我发烧发到昏厥时,当香港的医生只给了几片退烧药时,我几乎认定了这帮医生是在草菅人命,你们怎么不验血呢?你们也不看看我的白细胞?我都烧成这样了,你们还不给我上吊针?你们是医生嘛?!!!香港的医生太不靠谱了!然而,就这么几粒小药丸,我竟然他妈的又生龙活虎了,怎么搞的?不用上吊针也能好?那全中国人民感个冒咋那么费劲?
J2岁前后发烧的频率很高,每到这个时候,我妈都会在电话里大吼:“快带他去医院上吊针啊!”“妈,香港医生不给上吊针。”“什么!!!还有不给上吊针的医生?”……真的不给,不但不给,他们连手指头都不轻易扎。发烧38度以下,他们也不让给孩子用退烧药,他们还不许给孩子穿太多的衣服,他们还说不用过度关注孩子,该玩玩该吃吃。J4岁之前,没打过一次吊瓶,没扎过一次手指头,只吃过一次抗生素(10天高烧不退的情况下)。但神奇的是,不扎手指头—不等验血报告—不打吊针,他也能好。而且我身边的孩子们都是这么治疗的,在香港,扎手指头——等验血报告——打吊针的人竟成了笑话。
你说可笑不可笑!?我不知道你笑了没,反正我笑了。能不用挨疼扎手指头,能不用排队等验血报告,能不用耗时间打吊针,这病还能被治好?何乐而不为??但随后我又困惑了,既然只是几粒小药丸的事,为什么内地的医生一定要让人扎手指头——等验血报告——打吊针呢?如果他们不让病人这样,病人为啥还闹呢?
不仅仅感冒,就连尿路感染,香港医生处理起来也特别简单,不用化验不用吊瓶,吃三天药,准好!
第二件事是关于青霉素的。
是人都用过青霉素吧?用青霉素之前一定要皮试吧?那是那是,不皮试,过敏了可是会要命的。可是香港医生的一段话让我如梦初醒。
中秋前后,Q和他女儿从内地带了一批大闸蟹来我家狂欢。他俩刚进门,Q就一连愁云的告诉我,女儿可能习惯了北京的气候,到了香港后不适应,已经连着发烧好几天了。Q问我附近有没有诊所,想带着女儿去打个针。去之前,我就暗示Q,这儿的医生一般不给上抗生素,到了诊所,医生检查了一下她的喉咙听了听肺后,果然就只开了些常规的药水给他们。Q一看没有抗生素就急了:“医生,您能给她来点抗生素吗?”医生皱了皱眉头说:“你女儿不过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你要抗生素干吗?如果你真的为孩子的健康着想,你应该慎用抗生素。”瞧瞧,被拒绝了吧。Q还不死心:“你就开点青霉素就行,我女儿对青霉素不过敏,在内地做过皮试,你给开盒药总行吧。”医生摇摇头说:“不行,你女儿目前的状况不需要抗生素。”他停顿了一下后又接着说:“再说,她也不需要做皮试,青霉素类本身并不是过敏原,引起患者过敏的是合成生产青霉素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中国国产的青霉素纯度欠缺,杂质可能引起过敏,所以你们每次都要皮试。而香港的青霉素采用纯度高的药剂,几乎没有过敏的风险,所以在这儿是不需要做皮试的。”
什么?香港的青霉素不需要皮试?我真的是头一回听说!
第三件事是关于六一国际儿童节的。
我们小的时候,一到六一,全国为孩子们庆祝节日,广播电视轮流提醒着大家,全世界孩子的节日到了!买礼物的送蛋糕的,在那天,大人们想着点子让孩子们乐一下。哇,六一“国际”儿童节,全世界的孩子们都在这一天沸腾着吧!?然而,等我来了香港后,J一岁的那年儿童节,香港风平浪静,没有任何节日的气氛,换句话说,六一在这儿压根和每一个平常的日子一样,这儿的老百姓没有六一的概念,什么儿童节?六一是儿童节?没听说过!!
“什么,他们竟然不知道六一是儿童节?”我惊讶的对L说,老公是日本人的L说:“日本的儿童节也不是六一,他们3月3日女孩节,5月5日男孩节。”
天啦,六一不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那五一国际劳动节呢?都不是全世界人民的节日?我晕死!!
Landmark说,这世界分为三个部分,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书读的越少的人越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而书读的越多的人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人要多读书多走出去走走看看,从小我的耳边就不断的冒出这样的提示。现在,我是真信了!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