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报错页面

您可能输错了网址,或该网页已被删除或移动,您还可以: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网站地图

推荐阅读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CT临床应用:回顾、进展与反思

2012-09-20 20:46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971年9月,第一台CT被安装于英国阿特金森-莫利医院,成功完成首例脑肿瘤患者诊断,自此医学影像诊断步入了CT时代。目前CT已发展成为全世界正规医院必备的诊断仪器,并正向“分子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迈进。在我国,北京医院放射科李果珍教授等人于1979年率先引入CT,并于1985年编纂了我国最早的两部CT专著之一《临床体部CT诊断学》,推动了我国开展和应用医学影像诊断的发展。

    在CT发明40周年之际,由李果珍教授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院放射科主任周诚教授为我们介绍CT带给临床诊疗的进步,特别是无创性血管成像(CTA)展示的在血管病变诊断上的美好前景。

    CT首次解决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1971年,英国伦敦阿特金森-莫利医院,工程技术专家豪森菲尔德(Hounsfield)与神经放射学家阿姆勃劳斯合作,首次成功获得了第1张脑肿瘤CT照片,为1名英国女性诊断脑肿瘤,自此医学影像诊断步入了CT时代。

    李果珍教授回忆,该发明在当时受到了医学界高度重视,其突破了X线成像的局限性(即仅可分辨人体4种组织:气体、脂肪、软组织和骨质),解决了占位性病变(即肿瘤性病变)的诊断难题。临床医师可通过CT检出X线检查无法发现的占位性病变。正是由于CT对全人类的贡献,197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破例地授予豪斯菲尔德和科马克这两位没有医学专业经历的科学家。

    CTA或为血管病变诊断金标准

    周诚教授指出,从第1代头颅CT到第3代全身CT,从传统CT(第1代至第4代)到多排螺旋CT,CT的每一步技术革新都推动了临床影像诊断的进展。尤其是1990年螺旋CT的问世,这是CT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巨大革命,使连续血管造影检查成为可能。例如,螺旋CT可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连续体层扫描的图像结果经过后处理拼接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栓塞。

    周教授特别强调,CT应用的最大进展应属可用于心脏冠状动脉的检查。据报道,Hounsfield在1979年荣获诺贝尔奖时,曾被问及CT发展到何种程度是其一生最大愿望,他的回答是,最大梦想是希望我的CT能看到心脏冠状动脉血管。也许,正是由于科学家大胆提出的假想,推动了多层螺旋CT的问世。

    1998年,多层螺旋CT(4排、8排、16排、64排、双源CT、320排等)的出现再次扩展临床应用范围(特别是心血管病检查)和有效降低患者接受的X射线剂量。其临床应用包括动态增强扫描(如肝细胞癌等)、心脏检查、血管成像、组织灌注和图像后处理等。由于多层螺旋CT一周次可同时获得多个层面的图像,可清晰捕捉心脏运动时的冠状动脉图像,已得到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认可。今后十年,CT将能够更细微地看到冠脉斑块。

    在血管成像应用上,无创性血管成像(CTA、MRA)发展迅速,其已作为大部分血管病变的筛查方法,取代诊断性的有创血管造影。有研究报告,无创性血管成像可能成为血管病变的诊断金标准。

    CT发展新方向

    功能成像 周教授介绍,从临床角度,目前普遍认为,影像学的发展将从单纯显示形态的解剖图像逐渐走向功能学图像。所谓功能成像,就是影像中同时可以反映组织器官甚至是细胞分子水平的生理功能和代谢信息。目前CT灌注成像即属于一种功能成像。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及病理活动都与组织器官的血流变化密切相关,而传统CT影像能提供清晰的形态学改变,却无法提供功能上的变化信息,对于部分病变(如肿瘤),仅凭形态学改变有时很难作出诊断或鉴别病变性质,灌注成像可提供血管生成信息。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可分为了解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了解肿瘤的异常灌注及其分化、分级等情况。CT将通过发现组织器官的上述功能变化信息,从而协助临床诊治。

    能量CT 近年来能量CT的发展受到重视,早期能量CT可通过两个发射不同能量的X线球管或进行两组不同能量的扫描,将高(穿透力较强)和低(穿透力较弱)两个不同能量的CT图像结果进行比较,有助于发现病变组织。最新的能量CT是将扫描的X线分解成从低到高的连续单能量射线,由于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各异,分析不同能量下X线的衰减情况,可以判断组织的有效成分,从而发现异常。目前正在积累体内各种成分的能谱图数据,该技术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CT发展面临的问题

    正确认识辐射剂量 周教授说,关于CT辐射剂量,尽管CT采用X线成像,但用于人体临床诊断和检查的射线剂量都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内。例如,我国对放射工作者的接受射线量是1年不超过50毫西弗,目前一次头颅或胸腔CT检查患者接受的放射性剂量约为2-4毫西弗。而且,国家设立的标准额度,是在安全的范围内,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个体差异,从这个角度上讲,不必过分担心正常检查相关的射线辐射问题。

    过度使用值得重视 周教授指出,目前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是:①从患者角度讲,CT检查项目越来越多,从头至脚都可以进行,部分患者要求医师采用CT检查进行全身体检,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在我国比较普遍,使得一些患者接受过多CT检查。②从医师角度来讲,CT成像越来越便捷,1个部位成像时间不到1秒钟,患者屏气5秒钟内CT可从胸腔扫描至盆腔,这导致医师过分依赖CT检查、甚至是过度使用CT,人为扩大了CT使用。③此外一些医患矛盾,也是导致CT滥用的原因之一。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名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网络课堂
40多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