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报错页面

您可能输错了网址,或该网页已被删除或移动,您还可以: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网站地图

推荐阅读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在回忆中感受医疗改革

2012-09-20 20:57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记得小时候,我生过三次病。

    第一次是在1965年当儿童的时候,得了肝炎,正好那时候父亲在南京军事院校,母亲也在那里,于是抱着我来到八一医院进行住院治疗。一个月后,母亲来接我,我不要她,母亲忍不住哭了:“我是你妈妈,你不认识我啦。”我呢,拚命地往护士怀里钻,母亲强行将我抱走,我大声地哭着喊着搬救兵:“阿姨啊~~阿姨啊~~”,过道上的几个护士一起帮忙安慰我,骗我说不走不走,几下折腾,母亲心一软就没抱走我。第二天母亲又来了,带了苹果,削给我吃,我用手一拦,苹果掉下地,母亲拾起来放在床头柜上,又重新削了一个,护士过来用眼睛瞪着我说:“吃了苹果,病就马上好了。”我就听护士的话。几次亲近后,我终于被母亲抱走了。

    这段故事,母亲经常在茶余饭后说起,点点滴滴:“那时候在部队医院,护士的工作态度比现在不知好多少倍,也不需要家长陪护,家长也非常放心地把孩子放在医院。而且医疗费全报销不用自己掏钱(即使部队包干也是很有限微不足道)。不存在送红包现象,那时候的人根本就没想过让医生多开药给亲人或是亲戚享用。”

    我说:“那时候就没有一个人想到送红包?要感谢之类的事?”

    母亲说:“那时候的人思想单纯,没有歪歪点点,感谢也是写感谢信,哪想到红包这些事,红包这两个字还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有的。”

    母亲又想起一件事:“1968年的时候,我怀着身孕回老家,从上车到下车到回家,一路上,都是遇到好心人给我帮助。那,上汽车以后,人家见我挺个肚子,就把最前面座位让给我,还帮我把行李摆放好,下车时,这个帮我拿行李,那个扶着我,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默契。下车后,我还没站几分钟,大概是东张西望了一下,有个解放军战士过来问我,是不是迷路了是不是等人接我,我说我是等人,他说是不是联系好了,我说可能也许晚一点,那时候没有手机。他二话不说,就帮我拎起行李一直送到家门口,转身就走了。是个年轻战士。你知道不知道,车站离我家有十几里路哎。真是多亏了那个解放军,后来他一身都是汗,水也没喝就走了,当时问他名字,他不肯说,掉头就走。”

    第二次生病是在1975年我上小学的时候,得了肺炎,请假奔卫生所,我是没挂号,我直接往程军医那里一坐就看病。他问我哪里不舒服,我说:“中午吃带鱼,咽不下,闻到味道就想离开,还有,头有点昏……”程军医甩了一下体温表要我放进舌根下,然后用听诊器对着我的右胸口听,还叫我深呼吸气,听毕,看毕,说我发烧了,是急性肺炎,给我开了退烧药和四环素片处方,然后我到隔壁的药房取药。没出一个星期,我就好了。没掏钱也没花父母一分钱就治好了。

    第三次生病是在1978上初中的时候,是扁桃体发炎,经常低烧感冒,不得已,到127医院割除,嘴巴张开,牙根后面一边一个。吃是家里掏钱,其他的由父亲单位全报销。

    关于改革开放前的家家子女医疗费报销问题,可能有些小小出入,总之都是毛毛雨。有位博友说我:“哈,你住院没花你钱,那是因为部队孩子包干,一年交一次,父母都把钱交过了。我女儿也生了两次病,一次是一岁多点发高烧住301,二是六岁快上学了腹膜炎开刀,好在那时包干了,如果现在,一个手术还不得千儿百十的?还可能住不进301呢。”

    我说:“那时候我还小,大人的事,我确实不知道。从来也没问过。”

    这位博友为了证明部队是搞包干的,我那句“没掏钱也没花父母一分钱就治好了。”说的不对,于是在家里找出了一张1985年的部队收据,是年初交的,一年交 3.60元包干费。她说:“是的,是交得很少。我的孩子两次住院,一次是76年10月,因发高烧住301,差几个月满两岁,所以让我陪床了。第二次也是住301在1981年5月,快6岁了,孩子原来要跟姥姥回上海上学,结果不慎生病了,就是动腹膜炎那次,不让家属陪了,我还记得五。一那天去探视回来,路上看到人家父母带着孩子在天安门玩,自己孩子住院还不让陪,我真的是心如刀绞,也不管了,在路上眼泪就花花地流。两次住院已经不记得我们办没办包干了,因为我们俩在两个单位,我没办过,他不知道办过没。1983年后在一个部队了,具体哪年开始部队孩子要交钱,办包干的也不记得了,1985年保留下来也属偶然。哈哈,一年才交3.60元,一天一分钱不到。确实是几乎不花钱啦,我们俩当时都是军人。”

    一年365天,平均一天不到一分钱, 管全年的大小病。大家想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那么在1978年以前呢?只会少于3.60元不会多于 3.60元一年。

    部队就不说了,当兵的凡是拿津贴的在部队看病全报。

    咱说说改革开放以后的地方吧。

    改革开放初期,看病还是延续了计划时代的一些做法,挂号费要自己掏钱。

    在变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过渡期间的1983年至1993年,一个个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包括事业单位等一些团体都在抓经济效益的时候,除了挂号费是自己掏钱,其他还是全报。在1993年以后,明显感觉这个社会上人的思想已经开始发生质的变化,“白猫黑猫理论”不仅作用于商品经济,还将人的“雷锋精神”荡尽!有一些人因为门诊开药是全报,也不管药价是多少尽情地开,反正是全报。在这种情况下,门诊开药开始按比例报销了,但住院还是全报,总体上,费用明显上升。所以工资上增加了一项补贴,叫医疗补贴,医疗补贴是按工龄长短制定的,不过这个时期前前后后明显感觉整个社会的商品物价都在时不时地往上窜。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挂号也涨,药品也涨,住院所需的各种检查及手术费用全面涨价,收费名目也细化了。原先的医院招工远不如工厂招工那么招人喜欢,如今医院成了“香饽饽”!家里有个亲戚在医院当医生的那是好多了,大大小小的病全部由他打理。如手术过程中某一个项目应该收300元,亲戚把刀省个200元……

    现在仅仅是看到政府在控制药价和适当地提高住院报销比例,却没有看到政府对那些细化的各种收费项目严格控制。我的一个同学在物价局专门负责地方物价的,他就说,现在的物价局不是老早的物价局了,物价放开了,该控制的也是在一定范围内。

    末咾咾地涨啊~~~~

    记得在1978年的时候,院子里一个同班同学住进当地一家市级医院开急性阑尾炎,手术价格是8元人民币,而现在的手术价格是300元人民币(各地收费都不一样,有比这便宜点的有比这贵的,主要是医院的等级造成的价格差异),37.5倍,更让人感叹的是,现在的一个手术之前检查项目和术中项目以及术后用药名目还有整套的服务项目都非常细化了,很多收费项目在1978年是根本没有的!单就37.5倍来比是进入了一个误区,应该进行全面的比较!那,就厉害了!我们的工资为什么入不敷出(当然还有住房教育日常消费等等),也就一目了然了!

    关于医疗补贴,自从取消全报销制度以后,才有了这个新项目。并延续到现在,最早是打进工资单上,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退休人员还是单独按季或半年一把给付也有一年给付,五花八门,视经济效益和财政状况执行。大约在2002年的时候,又时兴医保卡,并将医疗补助费打进卡上,各地执行时间不一,现在是全面开花,包括农村也在实行医保卡制度(还有养老保险)并逐步完善。

    说到农村医疗,我就想到了乡镇和曾经走过的地方。计划时代都建立了卫生院,每个生产队、组都有“赤脚医生”,乡镇卫生院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生产任务再忙,“赤脚医生”是半脱产,每个月必须有15天的时间走家串户,送医送药上门,确保村民小病不出村,重病不出乡。我在1999年至2006年的时候因为搞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去了约20多个乡镇村,那些曾经引为骄傲的卫生院如今象博物馆展览馆。有的房子因为城市规划被开发铲平,有的还在,山沟里就幸免了。这些年,农村搞起了互助医疗,每人一年交30块钱(各地方执行标准不一样),住院按一定比例报销,但大头仍然是农民自己拿。由于过去的一些制度被打破,于是乎,城市的医院成了香饽饽,农村人看病都是在城市医院进行,举例,如做个B超,一位年轻妇女早上4点就从农村“翻山越岭”赶往市医院,9点多的时候我在B超室外面遇上她,便聊起来,她说:“我昨天也来了,8点过来的,排在后面,因为下午2点多必须赶回去,要搭车子,所以没轮上,迟了就没车了。所以今天老早就赶过来了。”

    这些年,城市医院的住院部人满为患,特别是医疗技术稍微好点的医院,就是因为农村的医疗体系已经全面“毁”掉和医保可以跨区县,农村人一点小病都要上城里看,而农村人一般小病都是挺着,如果到市立医院看病,那就是要人命的病,所以你会天天在住院部看到走廊都放满了床。特别是骨科普外科等,你还会看到现在的护士们工作热情远不如计划时代。家家有哪位亲人住院开刀或是大病住院需要照料,那病床的边上总有一位亲属在打理,而夜里,整个病房里又多出几个“床辅”,还有一支特殊的“护工队伍”在“川流不息”。说病房是三人间或两人间,实际上是四人间六人间八人间,有的病房按规定是三人间的,却被医院人为地“加床”,变成了四人间。病人家属提出意见,医院会说出各种理由。当你看到走廊都放满了床位,你还有何话要说。

    总之,再怎么完善,看情形也回不到毛泽东时代那种全民免费的医疗保障制度上来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如今,没有人说计划时代的如何好处,其实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是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做不到的,我们有十三亿的人口,即便是在 1978年以前,也是世界上人口大国。这,可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当有人把计划经济时代说的一无是处时,有没有想过,毛泽东时代的医疗制度比当时的美国医疗制度包括比现在的美国医疗制度更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全世界第一!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名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网络课堂
40多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