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报错页面

您可能输错了网址,或该网页已被删除或移动,您还可以: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网站地图

推荐阅读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救命药频频喊缺货

2012-09-19 13:42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救命药频频喊缺货 专家建议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的必需药品“白舒非”,在全国缺货已三个月;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血友病用药“八因子”也曾大面积缺货。 利润低、厂家少是主因,专家建议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核心提示

    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时使用的一种“救命药”,“白舒非”在全国已经缺货三个月,而我省也未能逃过此劫,具有造血干细胞移植资格的医院均表示,这种药很紧缺。

    而在此前不久,作为一种心脏手术必需的药品,“鱼精蛋白”在包括河南在内的全国各地也大面积缺货,造成很多病人无奈推迟手术。

    “救命药”频繁喊“救命”,原因何在?业界分析,利润低、厂家少是主要原因。针对这种现状,专家建议,应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病例]

    没有救命药,骨髓移植手术无奈推迟 .22岁,一个充满朝气的年龄。可是,来自禹州的女孩陈婧(化名),却在郑州一家医院的病房中体会着不一样的青春。

    “半年前,我一直高烧不退。到当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我得了白血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婧的眼眶又湿润了,因为她知道,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

    由于病情严重,家人赶忙将陈婧转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该院血液科主任孙慧说,幸运的是,3个月前,陈婧和她20岁的弟弟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

    手术时间定于12月份,孙慧特别提醒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中,有一种必备药品——‘白舒非’。这个药目前非常紧缺,医院在刚做完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库存仅剩下1支。”根据陈婧的体重计算,她至少需要12到13支“白舒非”针剂。

    由于缺少手术中必需的药品,陈婧的手术可能要被延期。

    采访中,记者发现,陈婧的经历并非个例。在郑州一些大医院的血液科,因为缺少“白舒非”,一些白血病人即便是配型成功,也不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只能先用化疗和放疗进行治疗。

    [探访]

    “白舒非”全国紧缺已三个月

    白舒非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必需的一种药物,主要用于彻底清除掉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它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作用是很多其他药物无法替代的。从今年8月底开始,这种药在全国便开始紧缺,刚开始缺的是静脉注射类“白舒非”,接着,口服类的“白舒非”也开始紧缺。

    郑大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昨日,记者联系我省具有造血干细胞移植资质的几家医院,他们均表示,“白舒非”目前很紧缺。其中,省人民医院表示,已经断货一个月,郑州三院表示没有库存,郑大一附院电脑显示库存只有一支,省肿瘤医院表示非常紧张。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提起“白舒非”这个药,这些医院血液科的医生都非常着急。“现在,静脉注射类的‘白舒非’已经基本没有库存,手术时,只能用口服类‘白舒非’进行替代。”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张茵说,口服类的“白舒非”也十分紧缺。

    “在找不到药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用化疗和放疗的方法为病人进行治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符粤文说。

    而这种方法是目前各个医院替代“白舒非”的最佳治疗方案。

    不过,既然是替代治疗,势必会有一些弱点。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赵晓武说,全身照射的放疗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只能替代一部分。而且,在放疗的过程中,病人非常痛苦,而且放疗后的副作用也比较大,容易引发膀胱炎、间质性肺炎等。

    因此,血液科医生们渴盼的是,“白舒非”能尽快供货。

    [原因]

    全球仅一家企业生产“白舒非”

    作为一种救命药,“白舒非”为何会断货?

    符粤文说,“白舒非”产于美国,全球仅一家企业生产。在中国,只有麒麟鲲鹏(中国)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可以进口这种药。“今年8月份,那家生产企业的一个生产线出现了问题,‘白舒非’停产,这就导致全球出现药物短缺。”

    因为只有一个生产企业,因此,一旦这个厂家有任何风吹草动,作为消费终端的患者便只能无奈叹息。不过,所幸的是,符粤文听到的好消息是,目前,生产线已经恢复生产,“白舒非”药品也已恢复进口,预计很快就能供应到各个医院。

    “以前国内生产有一种马利兰口服药,这个药可以替代口服类‘白舒非’。”赵晓武说,多年前,国内也有生产马利兰的,但由于生产成本高,定价又太低,这就使得国内生产企业没有积极性,所以很多企业就把这种药停产了。

    事实上,因为生产厂家稀缺,而导致“救命药”不断断货的情况并不是“白舒非”一个。

    早在今年9月份,作为一种心脏手术必需的药品,“鱼精蛋白”在全国各地大面积缺货。分析其中原因,专家认为这与“鱼精蛋白”的价格太低有关。

    “和前两个月相比,目前‘鱼精蛋白’的紧缺状况有所缓解。”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冯德广介绍,此前,全国只有上海一个“鱼精蛋白”生产厂家,为了缓解“鱼精蛋白”紧缺的局面,位于北京的一个厂家已经开始生产“鱼精蛋白”。目前,医院手术中所需要的“鱼精蛋白”基本可以满足。不过,他也坦承,这距离良好的库存量还有一定的差距。

    而作为血友病人的救命药,“八因子”在最近两年时间内也频频出现缺货的情况。

    [建议]

    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药本来就是用来救命的,但是在现实中,有些药因为廉价,生产厂家不愿意生产而造成短缺。对于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

    “当企业还没有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们不能以慈善家的标准去要求它们,因此,企业会舍弃高付出、低回报的商品。”郑州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张燕冰认为,为防止企业不生产廉价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政府应指定企业定点生产,并且给予政策扶持。

    在张燕冰看来,市场的需求和政府的调控之间存在一个平衡问题,应该建立一个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一旦市场出现波动,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药物紧缺状况后,政府部门便可以将储备的紧缺药物及时投放到市场上,保障对病人的治疗。

    对于这个问题,郑州大学法学院老师潘永建也有自己的看法。

    “一种手术必备的药,只有一家企业生产,并且没有更好的药物可以替代它,这其中就蕴含着安全风险。”潘永健说,如果企业出现生产或运输上的问题,就极易引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同时,还应在立法上予以保护,保障临床紧缺药品的生产供应。

    此外,潘永健认为,我国药品种类多,企业多、小、散现象仍未得到改善。这些情况,导致招标配送的药品不能及时到位,会造成区域性短缺。政府还需要逐步去建立、完善现代化物流体系。

    [行动]

    河南省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调研

    不过,幸运的是,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引起重视。

    近日,卫生部、工信部就短缺传染病药与急救类基药供应保障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短缺传染病治疗用药品和急救药品类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工作,确保群众基本用药。

    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目前我省相关部门针对此项问题也正在积极调研,为下一步的保障工作做前期准备工作。

    据了解,关于“药物储备”问题,在我国已经不是新鲜事。为保证灾情、疫情及突发事故发生后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紧急需要,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初建立了国家医药储备制度。国家医药储备是为了满足灾情、疫情及突发事故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紧急需要。

    1997年国务院下文,为了更好地应对灾情、疫情及突发事故,要求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医药储备制度。我省也随后制定实施意见,建立起省级层面的医药储备制度。承担储备任务的机构,根据储备目录储备药物,每一种药物根据需求情况,都有一个最低储备量,一旦发生公共事件,则紧急启用。这种制度在非典、汶川大地震以及甲流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名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网络课堂
40多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