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意见征求日前结束。
在各方反馈意见中,有人提出一些疑虑,如按照这一原则施救会不会延误一些病人的病情?该如何给病人分级等。为此,卫生部组织急诊医学专家撰写《答疑函》来答疑解惑。
急诊依病情确定就诊次序
以往,不论病人的病情危重程度如何,大多数急诊病人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就诊,这样的就诊方式会让那些真正急症患者,在候诊时面临更大的潜在医疗风险。
此次颁布的《指导原则》的起草者之一、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仲说,急诊科对病人应该24小时开放,该不该看急诊应取决于病人自己的需求。
按照这一思路,《指导原则》要求急诊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红、黄、绿3个区域,在同一区域里的病人实行先到先看的原则。
王仲说,将急诊诊区分为3个区域后,有不同医生应对不同级别的病人,即使在同一个诊区讲究先来后到,也不会贻误较重病人的病情。
病情如何分?分为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四级
王仲说,其实,现在的急诊科也会分级,但这主要是医生的自觉行为。随着急诊病人的快速增多,病人在候诊区等待时出现危险的例子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必须出台一个如何分级的明确标准,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的分级意识,规范其分级行为。
按照《指导原则》,我国将急诊病人按病情分为四级: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大部分国家分为三级:危重、急症、非急症。有些国家则分为五级:复苏、危重、急症、次紧急、非急症。
如何判断?根据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等判断
病情分级的操作者首先是分诊台的护士。《答疑函》强调,这些护士通常都是在急诊科工作5年以上的专科护士,部分医疗机构则要求她们必须有7年~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王仲说,护士要先为患者做相关的基础检查,依照病人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来分级。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这3项检查的结果基本上就可以说明病人病情的轻与重。
对病人的分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答疑函》说,病情分级只是急诊病人病情初始评估的结果,急诊医护人员还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在候诊、留观、治疗区内均要定时巡诊,在诊治过程中发现患者病情恶化,要及时上调病情级别,而这些配套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下一条·研究证实金雀花碱有助戒烟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