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山路崎岖,瘦弱的李建华肩背药箱远远走来。每天,李建华都要走十几里山路,走家入户到有病的村民家里诊治。
年近花甲的李建华是甘肃榆中县龙泉乡水坡村卫生所的“乡村医生”, 一个行医40年的医疗系统编外人员。1971年开始从事医务工作,“在水坡保健站抓药,抓了3年”。李建华说,1975年开始在榆中县当地上了两年半医疗培训班,1977年开始跟一位老中医行医。
龙泉是山区乡,交通不畅,仅是水坡村村内,住家之间距离最远的就有十来里路,加之卫生所医疗条件差,没有一张像样的病床,病人输液必须靠医生入户。每天穿着一双破旧的军绿胶鞋翻山越岭走家入户是李建华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占去他每天大半工作时间。
记者采访他时,正赶上他去一个病人家里出诊。“一个快80岁的老婆婆,儿孙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两口,有个病恙都找我,他们比较相信我。”李建华说。
老婆婆家住水坡村的另一边,“从卫生所走过去要一个半小时,来回加输液要半天”,李建华边整理药箱,边掏出一个旧听诊器,“这是我的宝贝,用了40年了,做医生头一年花6块钱买的。”他脸上满是自豪,“看,‘胸件’还是铜的,现在买不到了”。
老婆婆家里很简陋,有几间土房和两口废弃的窑洞。她的老伴儿张裕国热情地搬马扎、烧开水,“李大夫是好人,经常来看看我俩”,张裕国说,“儿子给安了个电话,一打(电话),李大夫就来了,还经常不要钱。”
李建华说,水坡村比较穷,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遇见老弱病残孤,不好意思收钱,乡里乡亲的。”
在卫生所工作,李建华的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卖药的钱,按照国家的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大夫售出零差价药物,可获取15%的提成。二是诊疗费,李建华擅长中医,每开一个处方便有2元的诊疗费;若遇到入户输液,距离在5公里以内的收5块钱出诊费,5公里以上的酌情上浮一两块钱。
“一个月600块钱,不够吃的”,李建华说,“地里还有40亩洋芋,也让看病给耽搁了,老婆经常埋怨我”。
农忙时节,来田间地头找李建华看病的人很多,他常常要停下手里的农活,询问病情后匆匆提起药箱去瞧病。
李建华所在的农村卫生所不只给村民看病,还承担着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职能,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精神卫生保健等工作。李建华的搭档周俊兰告诉记者,“全村1424人,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和日常的看病、出诊,统统都是我和李建华。”
“我们工作量是普通医院医护人员的8倍,论收入,却不及编制内医生的四分之一。”李建华苦笑。
长年的风雨兼程,李建华患上了严重的风湿腿疼,但他依然没有放下自己的药箱,瞧病、抓药、入户、种地。“累了就看看书,”他从药箱里翻出封面泛黄残破的书,《儿科手册》、《新编中医入门》,都是1971年出版的,“刚干医生的时候买的,以前上学少,得多学习,给人瞧病不是小事。”李建华满是老茧的手摩挲着书本。
李建华的家,面积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有条理,屋子中堂还贴着毛主席像。李建华翻出自己的各种证件给记者看:1987年的“卫生员证书”,“赤脚医生”证…… 李建华有意将儿子培养成“接班人”,可“儿子嫌赤脚医生待遇低,没身份”,出去打工了。
一路沟壑,满目山峦。“有时候走夜路,害怕了就自己吼个歌”,李建华笑着说。
“习惯了,给人看病是乐子。”李建华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笑得很舒心。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