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对于中美两国的医疗卫生改革,都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攻坚之年。美国的医改法案艰难闯关。中国医改,包括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建立也将向实质化迈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是否能以医改作为突破口,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新的动力,值得世界期待。
虽然中美面临不同的政治体制、文化背景和相异的经济发展阶段,但美国此次医改不论在初衷意义上的改革理想和改革立法进程上,都对中国医改具有直接的启示。
首先,从全球趋势来看,保证公益性是最基本的医疗目标。奥巴马医改目标是全民医保,并在宣传中多次提到,美国有如此多的公民没有医疗保险,与美国经济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极不相称。享有医疗保障是国民的权利,不能完全由个人财富的多少来决定。奥巴马强调政府对全民医保所必须承担的职责。这样的理解,以及基于此而设计的医改措施,对当前中国医改具有强烈的现实借鉴意义。2009年中国新医改方案出台以来,公益性和政府主导成为医改的核心,而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发扬中国的制度优势,在维护各相关部门改革积极性的同时,确保医改的公益性方向。
观察奥巴马本轮医改的立法,始终保证了高度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3个版本的医改方案对于医疗筹资体系改革的各环节如覆盖面、成本、偿付模式、对投保个人的要求、对企业的要求、政府补贴、个人如何选择保险计划、公共保险计划的细节,以及与原有老年、残疾医疗保险的关系等各方面,都实现了具体到数字、具体到部门的政策设定。其中,许多责任精确到部门的办公室级别,费用测算也精确到千美元的单位。这样不仅有利于各个职能不同的执行机构准确履行职责,避免责任真空和责任重叠,也有利于各机构都能在完全公平、透明的意义下进行政策的辩论和调整。我国的医改由于各地和各部门缺乏统一化和细节化的改革操作流程,具体改革政策和财政投入在各地的执行过程中也具有相当的差异性,部门、地方间改革出现利益相互冲突和争斗的情况。对比美国的医改做法,我国应更重视改革政策制定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并在执行中实现充分的统筹与协调。
此外,奥巴马医改中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是全面推进医疗信息化。上世纪90年代,美国退伍军人医院体系的改革首次以医疗信息化为核心,成功实现了该系统内1000多家医院信息的互联、互通、互享,使得监管者和患者都能方便地进行评价和监管。该系统一跃成为美国绩效最好、成本收益最高的医疗系统。美国各医疗机构的性质和管理理念不同,对医疗信息的需求、供给和管理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而改革的最大要求是实现统一化、标准化的医疗信息管理。因此,全美推行医疗信息化仍具有现实的难度。
借鉴美国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经验具有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独特意义。这有助于实现中国医疗体系的高效率、低成本这两大目标。我们不仅具有占据绝对主导性的公立医院体系,而且整合的行政管理模式和易于推广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信息化系统的结构与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特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使得中国在实现医疗信息化上比美国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下一条·医改先锋 公益为本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