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医院一名知名医师向记者坦言,每到周末,就会有同行邀请他。“在机场碰到熟人,那也是常事。”有时候,到外地做一台手术的报酬可能抵得上一个月的工资。
不可避免的事实,“多点执行”在试点之初就被人们认为是给“走穴”披上合法的外衣,而在此之前,卫生部曾三令五申严查医师走穴。
事实情况是,各医院的专家多点执业普遍存在,在业内被称之为“飞刀”,正因如此,多点执业的试点则被人们视为是让医生“走穴”合法化。
而同样,对于这一新政,诸多医院的负责人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北京某医院一孙姓负责人对此的担心是,如果自己医院的专家都去多点执业,恐怕会对自己医院的科研、医疗、教学带来冲击。而且,自己医院的医生享受着本单位提供的医疗、养老等等福利,凭什么到别的医院再赚钱。
“多点执业与医生‘走穴’有本质的不同,‘走穴’往往是专家开完刀就走,术前术后都不管病人。而多点执业是医生实实在在地履行职责,包括查房、看门诊等。”对此,有业内人士解释。
而此前,卫生部也曾明确提出,医生多点执业和“走穴”有着本质区别。“走穴”是为他的个人利益所趋,多点执业应该是为缓解基层的医疗卫生需求而执业,二者的价值取向不一样,监管机制也不一样。
“站在院长的角度,我很理解那些医院,谁都想把好医生这样的优质医疗资源留在本单位。”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但与此同时,多点执业是改革的方向,医院要看到多点执业的好处。
众所周知,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是医疗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记者了解到,我国医疗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
新医改方案指出,要“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医师多点执业,最根本的目的在于纠正医疗机构对优秀医师资源的垄断,让他们的注册执业点由一个变成多个,从而弥补医疗人才资源的分布缺陷。
难以避免的医疗纠纷
而“多点执业”这个概念,人们并不陌生,医生援藏、支援非洲、抗震救灾、对口支援社区、支援农村等,都没有要求医生变更注册地点,实际上就是多点执业。
但是,上述一些行为几乎都与“支援”有关。
“对于一些医疗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这种支援是必须的,而且当地的老百姓也会很欢迎。”采访中,有市民担心,如果“多点执业”完全放开,医师通过多点执业可以多挣钱,那么会不会医生都跑到私立医院了,不愿意去社区医院、农村医院。
记者了解到,对于基层医院、农村医院的支援,卫生部门有专门的政策要求,属于“规定动作”,必须完成,否则医生的职称就得不到晋升。多点执业的医生要完成的政府指令任务包括,卫生支农、支援社区和急救中心(站)、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由所在医院批准的会诊、进修、学术交流、义诊、急救出诊、对病人实施现场急救等。
但人们更担心的是,“一旦出现医疗事故,责任不好确认”。采访中,不少市民对于医师多点执业的“新政”还存在种种顾虑,需要有严格的监管作保证。新医改方案中“研究探索”的措辞也意味着,这项“新政”还必须经过试点的环节才能全面推行。
多点执业医师发生医疗争议事件的,由发生争议的医疗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医师在申请多点执业的时候,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申请人本人医疗责任保险凭证。
目前,医疗责任保险已推行6年,所有公立的医疗机构都必须参加。这个保险现在已经支付了赔偿金额1亿多元。以往一般都是医院为医生购买。其实医生也需要自己购买保险,在哪里发生纠纷,就由保险赔付。
“多点执业”与“走穴”之间的博弈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层面,医师多点执业是三年医改的重要内容。
早在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为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2009年9月16日,卫生部下发《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医师多点执业做出规范。
然而,在政策的落实上,医生和医院却都在观望。
事实上,观望并没有阻挡医生实际“多点执业”的步伐,各种形式的“多点执业”早已是医生间公开的秘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多点执业的试点,能否取得成效,不少业内人士都保持观望态度。
而在此之前的2005年,卫生部已经发布了《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按照这个规定,医师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可以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
正是由于这个规定,我国的很多医生都在进行着实际意义上的多点执业,不同的是,这种“多点执业”并没有固定的执业地点。
“这么多年来,医生一直被医院视为自己的资产,现在要求公立医院改变思路,为医生提供开展医疗活动的平台,而不是约束医生,这是强有力的挑战。”记者了解到,过去几十年,医生都是机构人,现在要把他们变成社会人、职业人,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现在的管理者不愿冒这个风险。
所以,有不少医院的管理者及医生更倾向于保持现状,因为如今的“走穴”也是一个三方获利的好事。医生通过外出会诊增加了收入;患者得到了大牌医生的诊疗;医疗机构留住了患者、增加了收入。然而,这种方式的背后,却是隐患重重。
有专家表示,医疗工作是有组织的、连续性的行为,会诊的方式则打断了这种组织性和连续性,往往是医生看完病、做完手术就走,患者后期的治疗与观察得不到保障。
“多点执业有利于双方建立更加稳定、固定的关系。”上述专家表示,多点执业是对患者的保护,如果在多点执业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由医疗机构而不是医生来承担责任,这也是对医生的保护。
上一条·疫苗安全,出路何在?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