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指南更新诊治建议
《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7月刊上发表的新版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EoE)临床指南将该病定性为一种免疫和抗原介导的慢性疾病,并指出其在成人和儿童中的发病率趋于增加,但确切原因不明。此外,近年来还观察到该病儿童患者的病情趋于严重。该指南首次指出,该病可能存在遗传基础(5号染色体异常)。除了遗传易感性之外,食物过敏增加可能也是EoE发病率增加的根源(J. Allergy Clin. Immunol. July 2011;128:3-20.e6)。
宾夕法尼亚大学儿科教授兼费城儿童医院儿童嗜酸粒细胞性疾病中心主任Chris A. Liacouras博士是该指南的第一作者,其指出,目前人们的食物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可能在于食物加工方式不一样,不过这还有待于研究证实。
该指南综合了来自33位儿科和成人胃肠病学、免疫学和过敏学专家的诊断、治疗及研究建议。
新诊断标准建议,根据多次活检的组织学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确诊。除了少数情况之外,认为15个嗜酸粒细胞/高倍视野是诊断EoE的最低阈值。该病的其他组织病理学表现包括基底细胞增生、细胞间隙扩大以及固有层纤维化。要排除患者是否患EoE,一开始最常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如果PPI治疗有效,则可排除EoE.在青少年和成人患者中,早期可出现吞咽困难、反流和烧心,其中吞咽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婴儿患者通常存在进食问题,并常伴随食物过敏、哮喘、湿疹、慢性鼻炎和环境过敏等特应性疾病的其他表现。斑贴试验是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但并非完美,因为EoE不是过敏性事件、迟发型事件或免疫球蛋白介导事件,所以依据过敏试验难以确诊。
在治疗方面,儿童患者通过避免食用常见的致敏食物可逆转损伤。而成人患者的EoE病程一般持续终身,只能通过对症治疗加以控制。对于成人和儿童患者,通常可应用局部类固醇进行治疗,例如配合储雾罐吞入(而非吸入)氟替卡松,也可服用布地奈德口服糖浆。英夫利昔单抗等生物制剂可能对该病无效。对于一些食管狭窄程度高的患者,可进行食管扩张术。不过由于此类手术有造成穿孔的风险,因此该指南建议医生采取较为保守和谨慎的治疗方法。
在该指南中,作者建议开展识别EoE亚组患者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该病的遗传学基础以及研究过敏试验的诊断价值。此外,作者建议基础学科、胃肠病学及过敏和免疫学方面的专家共同研究该病的自然病程、病理生理、生物标志物、诊断和治疗方法,在增加对该病认识的同时改善该病儿童和成人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指南的作者声明与多家制药公司存在多种经济利益关系。
上一条·医生到底有多累
下一条·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