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主小传
讴歌,医学博士,医学人文作家。原名常青,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系。毕业后赴美读博士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抗结核药物课题研究一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从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两年。回国后,加入上海某生物医药公司从事抗肿瘤生物一类新药的临床开发,后移居北京。2006年出版医学人文作品《医事:关于医的隐情和智慧》,受到钟南山院士等各界名家的激赏。
核心看点
●医生是一种职业,但核心却是“人道”,做不通人的文章,摆不正人的位置,忽略了医学的社会和人文内涵,就不能说真正懂得了医。
●患者普遍渴望人文关怀——希望遇到一个真正关心患者,愿意了解患者的医生;希望遇到一个真正懂得沟通、不会连看都不看患者的医生;希望遇到一个真正懂得爱、能从患者微小的一举一动中洞察其心思的医生。
●医生希望得到人文理解与尊重——如果说医学是门并不完美的科学,那么从事医学的医生,就是选择了一份背着人道主义重担、过程却冷暖自知的职业;医生承担着来自病人类似上帝的期待,却脱不了一个凡人的身份。
●我们是否身处最糟糕的医疗环境。
●每个国家其实都有一道医疗伤口。
以下这样的经历,你我可能都有过:
一个人忍着身体的疼痛和不适,手里攥着病历本,不得不去医院。在医院的导诊台后面,那个表情淡漠的人可能眼皮也不抬,告诉他去哪里挂号。于是,他钻进拥挤的排号队伍里挂号。他在门诊简陋的椅子上坐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见上了医生。医生却只能给他五分钟,顶多七八分钟。他想问的问题,医生三下五除二作答,然后大声对门外叫道:“下一个!”。他满腹狐疑,一肚子疙疙瘩瘩地出了门,手里拿的是字迹龙飞凤舞的病历、处方、检查单。那些药名他不懂,那些检查他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处。好了,现在,他去交费。划完价后一看,费用令他大吃一惊!他立马想起一个叫做医疗保险的东西,幸好,他还有保险,能报80%.但这些阻挡不了他的一通牢骚和愤懑……
“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如果把罗素的这句话用在医疗世界,在一堆抱怨和高调情绪之中,总需也存在一些沉静、客观的声音,帮助我们拨开云雾,接近真相。
我要感谢生活给了自己一个比较特别的身份:15年前,我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接受了8年的医学训练。毕业之后,没有做医生,而是从事了和制药相关的工作。这十几年间,我目睹了那些医生老师们、医生同学们的生活,也频繁地接触着其他医院的医生。除此之外,我还经常接到朋友、熟人打来的电话,咨询和疾病相关的问题,时不时他们会请我帮助搞个紧俏的专家号,找位名教授看病……当然,这还不是全部。在近几年,我还陆续目睹了身边几件和看病有关的生活事件,它们无一不充满了冲突和戏剧性。与此同时,大众媒体和舆论也越来越多地谈论和“医”相关的事,大体给人的感觉是:去看病的人不开心,看病的医生也不开心。所有这些角度叠加在一起,促使我开始去思考一些和“医”有关的问题: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为何在一步步发生着演变?长年累月与病人打交道的医生,他们的职业生活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隐痛?我们如何客观地去认识自己身处的和“医”有关的大环境?
一针扎向医学的“敏感伤口”
在一个网站,看到这样一篇朴实的短文。一个台湾网友写的,题目叫《我希望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医生》:
我希望遇到一个能够真正关心我,愿意真正了解我的人。
我希望遇到一个不会在乎我是谁的医生,不管我有沒有钱,他都愿意帮助我,在我最软弱的时刻他能帮助我站立起來,在我最绝望的時候他能让我重燃信心。
我希望遇到一个体贴的医生,他能知道我心深处的秘密,能从我微小的一举一动中,洞察我的心,让我有被了解的感觉。
我希望能遇到一个知道如何才是真正的沟通的医生,他不会连看都不看我一下,他会随时跟我分享他心中的想法,让我知道他也让他知道我的心怀意念。我们应该要时常的对话,不对话没办法了解对方在想什么……
文章写得朴实、真切。但你读完,肯定还会感叹:在眼前这个世界里,能达到这几个“希望”的医生太少。这件事,相信我,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外国,都一样。
如果你面前有两个医生,一个技术高超但待人冷漠,一个医术平庸但和善慈祥,你会选择哪个?
相信大部分人还存着一线希望:为什么两者不能兼而有之呢?
朋友小何说,如果只能选一个,她会选择后者。在她看来,医生首先要有人情味。
小何最近一次看病,是被老板恶整那几个月。成为“办公室政治”牺牲品的她,经常感到胸口闷、呼吸困难、心跳快、手脚麻。她脖子看上去也有点肿,以为是甲亢,去医院看了好几个科,医生都是给她开了化验单,然后看了化验结果说——没事,回家呆着吧。
“最后看了个内分泌科的小医生,她看了化验单之后,可能看我挺顺眼,也可能碰巧那天她不太忙,她就问我最近有没有经受过什么打击或者不顺利。我看她那么面善,就聊起了被老板恶整了好几个月的前前后后。结果,聊完了,感觉好多了。后来,她告诉我这叫过度换气综合征。我用她教的方法,不舒服时对着一个塑料袋呼气吸气,感觉好多了。
“这么说吧,如果我面前有一个技术高超但比较冷漠的医生,和一个医术不高但为人和善的医生,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后面那个医生。我觉得起码她比较在乎我,有人情味。医生首先要有人情味。”
可惜的是,医学的发展,可能是以丧失温情为代价的。被后辈尊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乔治。萨顿,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注意到科学的发展带来的可能是“医生人情味的丧失”。
在医学一路向前的过程中,它会迷失、并陶醉在纯技术的世界里——如果不及时纠正,有可能就付出了人文丧失的代价。“科学的进步,已经使大多数的科学家越来越远地偏离了他们的天堂,而去研究更专门、更带有技术性的问题,研究的深度日益增加而其范围却日益缩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多的科学家已经不再是科学家,而成了技术专家和工程师,或者成了行政官员、操作工,以及精明能干、善于赚钱的人。”这段话同样适用于现代医学,从广泛的意义来说,相当多的医生已经不再是医生了,而成了医学技术专家、操作工、医学官员及精明能干的生意人。
“技术专家如此深地沉浸在他的问题中,以至于世界上其他的事情在他眼里已不复存在,而且他的人情味也可能枯萎消亡。”
乔治。萨顿一针见血的预测,正扎在医学的“敏感伤口”上。医学其实是一门时时需要“以人为本”的科学,而现在它面对病人,则显得平静、冷漠。
医学在繁荣发展的同时,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以人为本”的轨迹,导致今日的医生和病人一时间难以收拾、难以缓和的尴尬关系。
每个医生面前,其实都放着两个难题,让他们左右为难:左边是人们一如既往对医生“人情味”的要求,右边则是医学严格、刻板分工,能平衡好这左右两边的高手,毕竟是少数。
人情味是这样一种东西:一对一的交流氛围最适合其生存,眼神、语气、日复一日的接触、连续不断……这些都是人情味所需要的佐料。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因为科学的发展,原先几千年来一个医生面对一个病人的对话氛围,已经在短短几十年内,猛然切换成了“一个医生面对一个器官”。我们进了医院,就变成了一个零件出错的机器。我们上流水线,医生看他负责的那部分零件,而对于医生来说,这零件不管来自张大民还是李大卫,都是一个样,他只管维修,就像汽车维修站的那些技术工人一样。
就这样,现代医学的发展付出了人情味的代价。在技术突破的同时,科学打破、剪断了原先医生和病人之间那种连绵、浓重的情感关系。
在医学“科学主义”渐渐成为了大家的信仰时,接近平民的温情,可能恰恰是医治人们对医学冷漠偏见的良药。
在2005年的一次外科医生会议上,中国外科的开创者裘法祖,随手从口袋里掏出《左传》。90岁高龄的他念了这段话: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他解释说,立德是指做人,立功指做事,立言指做学问。他呼吁医生首先应是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好人。一个好医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否把病人当作自己亲人一样对待,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如果你尽了努力,病也治不好的话,病人会原谅你,医患关系就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