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黄
1、热重于湿
治法 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 茵陈蒿汤加减
2、湿重于热
治法 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 茵陈五苓汤和连朴饮加减
3、急黄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 千金犀角散加减
阴黄
1、寒湿困脾
治法 温阳健脾,化湿退黄
方药 茵陈术附汤加味
2、脾虚湿滞
治法 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方药 黄芪建中汤加减
1.阴黄:黄色不明显,下身黄而上身不黄;小便夜间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6~15克加茯苓、泽泻、薏米之类或五苓散。连服数剂即退。
2.阳黄:黄色如金,上身眼目尽黄,下身不黄;白天小便不畅,或痛或不痛,夜间正常;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黄芩等,数剂即愈。
3.热黄:口大渴,多饮反觉不快,一身尽黄;眼目发黄色淡,小便急数疼痛,尿色如黄汁。病因热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龙胆草、栀子、白芍、茯苓、泽泻等,大热泄黄疸亦除。
4.寒黄: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时缓解;一身黄疸、眼目白,小便清长、夜间尤多。病因是寒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薏米、附子等,温命门,10~15剂痊愈。
5.湿黄:一身上下尽黄,眼目具黄;身浮肿、按之如泥;病因是水湿之病。治疗宜用“去黄散”12~15克加升麻、牵牛子、车前子、泽泻等,慢慢调理即愈。
6.燥黄:胸前发黄病因是肺金燥极,发于胸前。治疗宜用“去黄散”3克加麦冬、栀子、白芍、陈皮、天冬、元参、花粉、白芥子等,数剂痊愈。
7.血黄:上下一身,眼目具黄,发热、烦闷、腹痛。病因是血瘀。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丹皮、牛膝、当归、栀子、川芎、大黄等,长服即愈。
8.气黄:头面多黄、不发热、轻微活动乏力、小便不数,大便燥。病因是气虚不能运化。治疗宜用“去黄散”12克加人参、白术、茯苓、车前子等,气旺则愈。
9.新生儿黄疸:出生2~3天即可出现黄疸,10天左右达到高峰。病因是胎儿感受孕母湿热之气。治疗宜用“去黄散”10克加栀子、郁金、白术、鸡内金等7剂大部分痊愈。
10.手足黄:身不黄手足反黄。病因是湿热壅闭与中焦。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等,慢慢调理可治愈。
1.外治法(1)甜瓜蒂10克,研末搐鼻,每日数次,黄水流尽则愈。
(2)茵陈蒿1把,生姜1块,捣烂,擦于胸前、四肢。
2.针灸疗法
针刺章门、太冲、脾俞、肝俞、劳宫、脊中等穴。若嗜卧、四肢倦怠者,可灸手三里。
3.饮食疗法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4.预防调护
饮食有节,勿嗜酒,勿进食不洁之品及恣食辛热肥甘之物。黄疸病人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本病一旦发现,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其食具、用具加以清毒,将其排泄物深埋或用漂白粉消毒。 经治疗黄疸消退后,不宜马上停药,应根据病情继续治疗,以免复发。
人们在吃甜瓜的时候,经常把甜瓜蒂扔掉,而某专家却把甜瓜蒂研成了粉末,通过鼻吸的方法治疗顽固性黄疸,每周1~2次,2~4周即可具有明显效果。
该法对于肝细胞性黄疸具有好的疗效。各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经过常规治疗3周后,黄疸没有明显消退。总胆红素大于100umol/L的患者,但是没有严重心脏病及鼻咽部原发病患者,也都能使用这种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先把所用药物研成细末,由一侧鼻腔吸入到鼻黏膜上,观察24小时,用药期间注意加强盐水漱口,以减轻药物对患者咽部的刺激。每次20mg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鼻子里会排出大量黄色的分泌物。黄疸越重的人分泌物量越多,排泄物中的胆红素含量越高。一般为每周1~2次,连续2~4周,就可使黄疸接近正常。但是甜瓜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每次用药时,都要严格控制剂量。
中医理论认为,鼻为清窍,其气上通于脑,下行于肺,药物纳鼻而传十二经,药物通过鼻黏膜吸收,作用于经络、血脉及脏腑,循经入络直达病灶,起到祛病除疾的目的。因此鼻疗有通窍祛闭,宣畅气机的功效。而中药的“散”,作用于血流丰富的鼻黏膜,能使药物迅速发挥作用,与静脉给药有异曲同工之处。
黏膜给药具有剂量小,起效快,有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等优势,而且不经过代谢,能减少肝脏负担,避免肝损害的进一步加重。贾建伟说,从临床上观察,对于确是淤胆患者,使用甜瓜蒂粉吸入鼻治疗的效果不亚于思美泰和激素。用药后鼻分泌物量越多的患者,排泄胆红素越快。对于酒精造成的顽固性黄疸患者,尤其有效。
【辨证】湿热熏蒸,胆汁外溢。
【治法】清热化郁,健脾和肝。
【方名】和肝散。
【组成】全瓜蒌60克,广郁金15克,片姜黄15克,神曲1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共研细粉,3岁每次2克(可随年龄大小的而增减),每日3-4次,白糖水冲服。
【出处】马荫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