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两年暑假就开始在医院针灸科实习,最后一年实习在综合医院各个科轮转。毕业后又在中西结合心脑血管病区呆了2年半,之后的临床工作再回到针灸门诊。在不同的医院呆过,一级、二级、三级都有,中医院、西医院、中西结合医院也都去了。感觉医院是气场比较差的地方,病气密集。也许我太敏感。去肿瘤科病房、血液科病房是感觉最难受的,进入病区就有类似眩晕、想吐的感觉,貌似伤科病房稍微好些,但进去之后好像浑身骨节不舒服。
医生绝对应该是高收入者,不管中医还是西医,似乎都是在拿医生的健康换病人的健康。奈何我国现行的国家政策对人民医疗保健的投入力度很小,占GDP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而美国的GDP又是远远高于我国的,所以,医生的收入也不算高。待遇不高,工作却是极辛苦的,除了值夜班、抢救病人、临床诊疗,还要不断的参加继续教育、查资料、做实验、写论文、升职称,真的是连业余时间都少得可怜。而现在,还要面对大量的医患危机。
认识很多医生,好多女医生都经常面如菜色,好多男医生都经常双眼熬得通红。他们都说中国医生的生活方式是很不健康的。确实大抵如此。饮食没有规律、饮食内容西化、没有时间锻炼、小医生都和时代接轨地长时间上网、玩iPaD……
结束病房或门诊的工作后最好起码漱口、洗手、洗脸后再用餐,因为除了手上的细菌,口腔、鼻腔也是病菌常侵犯的部位,应付大量门诊病人时应该戴口罩。饮食不能做到三餐定时的,最好在口袋里备上一些坚果类的零食。素净的腰果、杏仁等没有经过调料炒的坚果,携带方便,是补充能量的首选。有类似科室聚餐、同学聚会之类的饭局,需注意勿暴饮暴食,因为如果平时三餐无定时,偶尔在外面用餐会吃得较多,这样就很容易肠胃受伤。没有做过仔细调查,貌似喜欢荤食的医生是居多的。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的饮食结构应该也适用于工作强度大的职业医生。禽蛋蛋白、木耳、香菇之类的对恢复体力的作用其实不亚于红肉。适当地依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服用一些有益的中成药或中药也是很有裨益的。
医生是最应该好好锻炼身体的人群。如果自己都不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如何帮助病人重建他们的健康呢?而他们应该从事的锻炼更应该是静运动,调身、调息、调心的那些。西医生们可能更会比较喜欢瑜伽,中医生们则可能更倾向于太极。不管瑜伽还是太极,抑或是慢跑、散步、广播操,总之长期有规律地锻炼对身体的作用是会慢慢显现的。不推荐剧烈的类似极限式的运动。很遗憾看到一些医生在读书时保持的良好的锻炼习惯在上班了之后慢慢丢弃,重拾起来,会比较好。
有时科室里或医院里也会搞些活动,个人以为KTV之类的场所不太适合医生。因为他们的工作本身已经够辛苦了,而KTV等场所,封闭,缺氧,话筒又比较dirty,所以,医生偶尔去去可以,经常搞活动去就没有必要了。
医生培养一些业余爱好挺好的,不用太多、太耗时的那种就可以了。这样对缓解工作的紧张和压力有帮助。
据说小儿科医生各个有早搏,因为每天面对的是患儿、一个患儿不止一个家属的吵闹……不妨练习练习打坐。国外叫做默观,盘腿而坐,调匀呼吸,每天有5-10分钟就够了。据美国研究,5分钟的默观相当于1小时的睡眠休息,对恢复体力很有帮助,而且也能更淡定从容地面对吵闹、劳累的工作环境。
愿所有的医生们都能健康。
上一条·纪念那些远去的生命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