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切换栏目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报错页面

您可能输错了网址,或该网页已被删除或移动,您还可以:

返回上一页返回首页网站地图

推荐阅读
> 正文
RSS | 地图 | 最新

内镜治疗锯齿状结肠大息肉添新证

2012-09-06 10:33  来源:医学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内镜治疗锯齿状结肠大息肉添新证

 及时检出和根治癌前病变有助于预防大部分结肠癌的发生。大部分结肠息肉在被检出时较小,可在内镜下轻松去除。但随着对较大扁平息肉和锯齿状息肉认识的深入,如何治疗此类息肉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这类息肉主要位于近端结肠,并与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和癌变密切相关,是内镜根治的一大挑战。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这类息肉,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特别是对于共病较多的老年人。

澳大利亚学者莫斯(Moss)的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为该难题带来了新的应对策略。该研究证实,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可有效治疗锯齿状结肠大息肉,安全性较好,在内镜下可对黏膜下浸润性癌风险增加的息肉进行甄别。首次进行EMR治疗是预后良好的重要因素,以前有EMR治疗史预示疗效欠佳。该研究发表在7月份的《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 2011,140:1909)杂志上。

该研究由澳大利亚结肠内镜病变切除研究组完成。研究纳入的479例患者平均68.5岁,均接受EMR治疗。息肉平均直径为35.6 mm。患者术后接受结肠镜随访。

结果显示,息肉发生黏膜下浸润的危险因素包括巴黎分型为0-Ⅱa+c型、无颗粒样外观和腺管开口分型Ⅴ型。最常见的息肉类型是0-Ⅱa型、颗粒样息肉,其黏膜下浸润概率最低(1.4%)。89.2%的息肉可被EMR一次性完全切除。

EMR疗效欠佳的危险因素包括以前有EMR治疗史[比值比(OR )为3.8]、病变累及回盲瓣(OR=3.4)。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为病变直径>40 mm(OR=4.37)和采用氩离子凝固辅助性治疗(OR=3.51)。无因EMR死亡的患者。83.7%的患者可避免手术治疗。

■ 点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能更好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姚礼庆 钟芸诗

较大的结肠扁平占位的内镜处理一直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尤其当病变位于右半结肠或较难显露的位置时,对医师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EMR是否适合于治疗大的扁平结肠占位?澳大利亚学者莫斯在7月份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了一项EMR治疗结肠大的扁平息肉(直径>2 cm,平均为3.56 cm)的疗效研究,该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479例患者接受EMR,EMR成功率达89.2%,结肠镜随访率为79%。在完成随访的328例患者中,复发率约为20%,复发高危因素包括病灶直径>40 mm、边缘切除不彻底而须用氩离子凝固术电灼及因EMR切除术后复发而再次切除。

该项研究对于大的、扁平的结肠息肉术前评估综合采用了巴黎分型、表面是否有颗粒状和工藤腺管开口分型3项标准。对于巴黎分型为0-Ⅱa+c、表面缺乏颗粒感和工藤Ⅴ型的患者,提示其多有黏膜下浸润可能,需要密切关注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和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EMR是一种传统的内镜切除技术,在处理较大扁平病灶时多采用分片切除技术,其术后复发率较高(该研究约为2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可实现整块、完整切除,术后复发率大大降低。日本学者斋藤(Saito)等在2010年的《外科内镜》(Surg Endosc 2010,24:343)上发表了比较EMR和ESD切除较大的、扁平息肉(直径>20 mm)的回顾性研究。

斋藤等的研究纳入373例患者,其中ESD145例。ESD病灶整块切除率(84%)高于EMR(33%);ESD术后复发率(2%)也明显低于EMR(14%)。

虽然ESD技术具有上述优势,但是,其手术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医师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有条件的医疗单位也需要有选择性地开展这项治疗技术。

 术前仔细评估 术后内镜随访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金斯伯格(Ginsberg)等在同期杂志上发表评论(Gastroenterology 2011,140:1867)。他认为,莫斯等的研究将大大促进直径>20 mm的锯齿状结肠息肉标准治疗的进展。

该研究给出了采用EMR治疗那些通常被称为“挑衅性息肉”(即不宜用常规的活检或圈套切除的病变)的安全性、疗效及预后预测因素,提示EMR可作为手术治疗的替代选择。该研究是该领域首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其结果也提高了支持EMR广泛应用的证据等级。

对于常规结肠镜检查发现的息肉,内镜医师应明白何时说“做”,何时说“不”。该研究显示,与EMR初治患者相比,以前有不完全切除史患者的EMR成功率显著降低,提示锯齿状大息肉的首次处置极为关键。

鉴于治愈性EMR所需要的时间、手术风险和对术者技术的要求均有增加,对常规结肠镜检查发现的息肉,尤其是位于右半结肠的扁平和锯齿状息肉,除非认定当时可完全根治,且已征得患者同意,否则不应贸然即时行EMR,建议对病变部位拍照及用结肠镜便于识别的标志方法进行标记。取活检时尽量不用电动器械而仅用活检钳。对于不易被再次发现的病变应染色标记。待获得组织病理学结果后,向患者讲明情况,并咨询专门的EMR治疗医师。EMR医师亦应认真评估采用EMR是否能将病变完全切除。

鉴于存在复发危险,术后进行结肠镜随访十分必要,医师应在治疗前向患者充分强调术后结肠镜随访的重要性。

相关新闻
退出
会 搜
特别推荐
医学教育网医学书店
  • 名师编写
  • 凝聚要点
  • 针对性强
  • 覆盖面广
  • 解答详细
  • 质量可靠
  • 一书在手
  • 梦想成真
网络课堂
40多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