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大幕拉开3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稳步推进,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上取得了长足进步。新医改方案在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制,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同时,也提出了近3年重点推进的5项改革任务。进入9月,按照国务院医改办的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5项综合改革的时间点已经临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新机制成为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此外,按照全年新医改的任务书,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也需在“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由此,“新机制”的进展,将成为检验新医改关键之年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综合改革完成后的医改新机制要实现的目标是,建立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长效性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各地在完成综合改革,建立新机制上的进展程度不同,也决定了最终的完成水平将有所差异。比如,用人机制上“定岗定编不定人”的作法,“定岗定编”相对容易操作,而要实现“不定人”的要求则需要进一步的政策细则和实施力度。“激励性的分配机制”在制订实施上难度不大,但是,真正调动基层医卫人员的积极性,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必须拉开差距。不少地区“加快基层医疗综合改革意见”中均提出“补偿机制”的渠道为财政补贴或服务性收费两项,所以在“多种渠道”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无论医改新机制所起到的作用是大还是小,在政府财政全力支持和基本药物制度取得实效的背景下,进行基层综合改革、建立新机制的时机不可错过。而且,完成新机制工作的关键作用还在于,可以为公立医院的改革提供支撑和经验的借鉴,实现新医改的连续性。在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孙志刚指出,地方要结合实际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制度框架和实施方案,国家层面今年将切实加强对试点市县改革的指导,集中力量着手进行面上的公立医院改革的制度设计。县级公立医院属我国公立医院网络的底层,又是县域卫生服务体系的龙头,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情况最为相近。今年,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已锁定县级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机制”的经验积累,可以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减少探索上的压力。
上一条·医改--牵动着谁的神经?
下一条·叹息,为什么医生在中国遭人恨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