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百姓的热切期盼中,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再次明确了医改的方向:“提高诊费,降低药价”。然而,适当提高临床诊疗、护理、手术以及其他医疗服务价格,按照“医药分开”的要求,逐步取消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成,除可操作性上值得怀疑,更让民众困惑:“高药费”怎么变成了“高诊费”?有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样的医改方案只会让老百看病更贵、更难。
发改委的医改思路,从理论上说,有合理的地方。但好好的政策,在执行中往往容易走样:对同一个政策,各取所需,各自解读,符合自己利益的,就加快速度、加大力度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规避政策给自己利益带来的风险。
中国医改的核心目标应该是三个方面,一是病有所医,不能因为贫穷而得不到医治;二是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不会因病致贫;三是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让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是,从最近出台的“涨诊费降药价”,这一剂药方,能够实现医改的目标吗?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长期以来,国内医疗机构诊疗费低,医生的价值难以体现,许多医院为提高医生收入打起了药品的主意,导致“以药养医”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某些医生看一个感冒也要让人做CT”,被喻为坑害国人的“白蛇”。今年8月,医改从“药品”下刀,官方公布307种基本药物目录,覆盖了80%常见病和多发病,受到百姓欢迎。
但就医改新方案,有些人还是忧心忡忡,担心提高诊疗费后,医生会不会打着专业的旗号,给病人乱开药变通为乱做医疗检查。显然,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民众对提高诊费涉及自身利益变得很警惕。
前两天,我的一个朋友感冒了,头痛,烧到38度,他担心是甲流,立即到一家三甲医院检查。医生服务倒是很热情,为了确诊,医院给他做了查血、肝功能、心脑电图检查后诊断为普通季节性感冒,虚惊一场。医生给他开了3天针汁,降烧药、抗病毒药共计486.50元,其中诊疗费为160元。比平常高出100多元。
医改的最终目标是让百姓少花钱,也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以及医疗资源的合理均衡分配。因而,要真正实现医改目标,除把药价降下来,还必须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督管理,加强医德教育,谨防“高诊费”对改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不言而喻,“高药费”和“高诊费”殊途同归,难以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不说,还可能造成高诊疗费的压力,使得患者自己买药胡乱看病的社会现象——事实上,在农村地区这种状况已经大量存在,并有向城市蔓延的趋势。
新医改措施中提到,“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可通过增加财政补助,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和设立‘药事服务费’项目等措施进行必要补偿”。这里提及的增加财政补助,将成为医院收入中的一部分,以往其他政府补贴的实践证明,医院也同样需要不断花费人力、财力以及时间成本用来争取,这能否帮助医院持续提高医疗水平同样值得商榷。
说穿了,现在医改的问题,其实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医改价值取向的问题,是“完全市场化下的谁得病谁出钱”,是“半市场化下的谁得病谁出钱”,还是“公益下的政府个人共同承担”,还是“公益下的政府为主个人为辅承担”,甚至是“完全公益下的财政承担”,这是根本性的问题;二是政策原汁原味完全落实的问题,不能逃避政策的执行,不能片面执行,不能利用执行。可是,在这一次的新医改方案里,到目前为止,这两个核心问题,依然没有看到解决的希望。新医改方案把“高药费”改为“高诊费”只是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只会加重患者的负担,让看病更贵更难。
下一条·北京新医改 让数字说话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