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不在医院工作
人来了,医院收了,用药,抢救,心电监护,插管,上呼吸机,四五个医生护士轮流胸外按压两个小时,无效,宣布死亡。
病人没钱,家属走了,连尸体都不要了。
所有的抢救治疗费用上万。
医院的收入那么高,这点钱不算什么。
这笔钱不是社会出,不是医院出,是砸到抢救这个病人的科室由科内所有的医生护士分摊,可能,这个月就白干了,也可能,是两个月。
医生护士也要养家糊口。
一个月碰上一个这样的?两个?三个?
这样的病人天天都能碰上,没有钱交押金被这个医院推到那个医院,没准儿哪天就死在了求医的路上,再被媒体报道出来,社会会说,这些医院,这些医生护士没人性。
你也这样说,只是因为你不在医院工作。
小学,读书,成绩很好,同学都很羡慕。
初中,读书,成绩很好,同学都很羡慕。
高中,读书,成绩很好,同学都很羡慕。
大学,学医了,同学都很羡慕。
毕业,读研,同学都工作了。
再毕业,想找工作,北京的大医院只要博士生,上海的大医院只要博士生,原来省城的大医院都只要博士生,还得是名校的,好吧,读博。
再毕业,找工作,终于留在了北京的大医院,收入却和其他行业本科毕业的同学差不多,而别人六年时间升官发财、买房买车、娶妻生子,这边却是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双重付出,人已近三十,中等收入,没房没车,谈何娶妻生子?
还有办法吗?
手术之前收个红包吧,开药的时候看看哪家药厂给的回扣多吧,让病人多做一些不是很必要的检查吧。
愈演愈烂,终于又被媒体报道了,看吧,医院就是黑啊,医生就是黑啊。
你也这样说,只是因为你不在医院工作。
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医生护士是多么神圣的职业啊,别说神圣。
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个医务人员被无知无礼的患者和家属打骂吗?
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个医务人员不小心被不知道是带有乙肝、丙肝还是艾滋病病毒的锐器扎伤吗?
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个医务人员在超负荷运转照顾那些根本就不是他们照顾得过来的病人数量吗?
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个医务人员要面对死亡,要掩盖自己的心理创伤还要去安慰受伤的家属吗?
你知道他们每天要用带有腐蚀性的破坏健康的消毒液洗几遍手?
你知道他们每天在满是细菌病毒还有消毒味道的环境里呼吸多少个小时?
你知道他们每天捂着口罩、手套不能正常呼吸是什么滋味?
你不知道,只是因为你不在医院工作。
你会说,这是你的职业,是你自己选择的。
是的,但也只是选择了一个职业,这个职业和其他任何职业无差,选择它,是为了养家糊口。
既然医院是盈利性质的,既然科室必须自负盈亏,那成本计算就是少不了的
这不是医务人员可以改变的,也不是医院可以改变的,政策可以改变,那还得等国家富到能够医得起所有人的时候。
所以病人没交押金医院会拒收,所以才有那么多所谓医生受贿或者其他黑色事件,这是不对的,但,是可以理解的。
媒体总是将人们向 “医院是多么黑,病人是多么可怜”的方向导,有人曾跟我说过,那是因为相对医院来说,病人是弱势群体。
于是当我走在外面,说起我的工作,有人会觉得跟暴富的行业无异。
于是人们都抱着十分矛盾的心情来医院,一边期盼着大医院里的专家能速度地把他的病治愈,一边抱怨着大医院收费太贵心肠太黑,更有甚者出院的时候抱着结算单逐行对过所有费用全部过问生怕被医院占了一分钱的便宜,必须有专人在旁边解释,呵,态度还必须要很耐心。
于是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付出,无论是超负荷的劳动还是处处潜藏危险的工作环境都被社会忽视,甚至连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
所以,我奉劝个位朋友千万别找医生或护士做老公活老婆,因为你上了一天的班想回了家能有他的关心呵护的时候,他根本不见踪影,因为他要在医院值班24小时;当你有了孩子半夜发烧,你急的无所适从,想找医生的时候,你甚至会忘了孩子的爸爸就是医生,而此时的他正在手术台上做急症手术;当你工作了一整天累的腰都挺不起来的时候,想着回家有老婆温柔的呵护,可口的饭菜,可是回家一看不但没有可口的饭菜,也没有老婆温柔的身影,往卧室一瞥:她连鞋子外套都没脱,就这样睡着了,而且眉头紧锁,看到这一幕你还忍心把她叫起来给你做饭 捶背吗?你想有个温柔贤惠的老婆,可是每次回家你遇到的不是冷清的家就是暴风雨似的争吵,只因为她要每个星期上两个夜班,其他时间只要医院有事,必须随叫随到,只因为,她在医院里让不通情理的家属骂的毫无颜面自尊可言,但她不能和病人家属一般见识,受了委屈只能回家发泄,这时,你忍心和她再吵一架吗?过年过节,万家通火的时候,谁不愿意一家子温暖热闹的一起过啊,可是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是医生 我们是护士,我们有病人,在你们全家围着电视机看春节晚会的时候,也许我们正在手术台上做急症手术,也许我们这在给病人输液打针。我们不会分身,无法选择,只能忽略你们,可是我们也不想啊!这就是为什么俩人都是医务人员的夫妻多,因为只有我们才能理解彼此的职业 彼此的辛苦!
别说干什么都不容易,可是你们想过人们口中光彩神圣的医护职业是这样的吗?现在让你找这样的另一半你们愿意吗?
上一条·医之殇,我在急诊科的这两年
下一条·改善生活方式 可遏止癌基因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