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滥用静脉输液的现状渐渐被大家重视,有关输液“微粒”的话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注射剂微粒会在体内积聚,长此以往会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静脉压升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有一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这些流传在网络上的说法是否真有其事?异物微粒的来龙去脉又是怎样的呢?
关于静脉输液这项技术的历史沿革和应用利弊,笔者已在《小谈静脉注射技术》一文中做了简要叙述。直到上世纪前半叶,静脉输液才作为可靠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当前国内的确存在严重滥用静脉输液的情况,这无疑会威胁医疗安全,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不必要的风险;与滥用静脉输液同样严重的医疗现状还有滥用抗生素,后者不但危害个人健康,还将对公共卫生和未来医疗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这两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弊病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背景,一定程度上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解决它们需要政府正确的决策和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在此不再赘述。
“微粒”作为静脉注射液中难以100%消除的“副产品”,其危害实际上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尤其在过去,由于临床认识不足、输液技术不完善、药品质量难以控制,静脉输液中微粒的大小和数目远高于今天。微粒经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绕开了人体的防御和滤过机制,又难以被免疫系统清除,造成在人体内的长期存留。较大的微粒会阻塞口径小的血管或刺激凝血机制形成血栓,严重时会导致相应组织缺血;微粒存留会刺激机体产生异物反应或过敏反应,严重时形成“异物肉芽肿”;微粒还会作为致热原导致患者发烧。可见,微粒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基于以上认识,各国药典对静脉注射药物中的微粒含量均进行了相关规定。《英国药典》(1998年版)规定:对不再稀释的注射剂,每毫升含5微米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超过100个,10微米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超过50个;我国药典2005年版要求大容量注射剂每毫升大于10微米的微粒数不得超过25个,大于25微米的微粒数不得超过3个;美国药典标准与我国类似。
对药物本身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否就能完全规避微粒的危害呢?答案是不能。由于静脉注射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受到各种污染,操作中带入的微粒也不容忽视。除了药物本身,不合格的输液器具、操作人员手部卫生、穿刺橡皮塞的碎屑脱落、药物配置场所内的空气微粒都会造成药物微粒污染。即便是在非常洁净的超净工作台进行药物配制,由于不同药物之间配伍,PH变化等均可能形成新的微粒,中药注射液配伍形成微粒更多。有学者将含中药注射液的液体流经药液过滤器后取滤膜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理化分析,发现滤膜截留的不溶性微粒主要成分为玻璃渣,橡胶屑,活性炭,药物残渣和毛屑索条等。可见药物微粒之外的污染不可小觑。
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药物微粒呢?一方面,如上所述,我们应认识到微粒的潜在危害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应严格掌握输液治疗的适应证,能经非输液途径给药的,尽量避免采取输液;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输液治疗产生恐慌,以至于在该采取静脉注射的时候疑虑重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药物和输液技术日益改进,过去那些严重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已经越来越低了。药物质量在国家标准的要求下较之过去更可靠,配制药物和输注药物的技术在不断改进,输液器滤网的使用更可使微粒的数目大大减少。一次性输液器滤网孔径一般为20微米,能够可靠滤去80%以上的微粒,近来又有孔径更小,滤过率更高的国产滤网面世。
那么,已经进入人体的微粒该如何看待呢?传言所称“注射剂微粒会在体内积聚,长此以往会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静脉压升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其实对了一半。首先,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尤其是在输液技术还不够完善的上世纪,这些临床问题正是人们不断改进药物质量、改进输液手段的原因。在严格控制微粒数目和大小后,情况已有改观。要知道,人体的毛细循环是有非常丰富的侧枝的,正常情况下,多数毛细血管处于关闭状态,只在组织需要大量氧供时大量开放。即使一支毛细血管被小直径的微粒阻塞,由于侧枝的存在,也不致造成组织缺血缺氧。某些小口径的毛细血管(直径4微米左右)仅容红细胞变形后通过,小于20微米的微粒与白细胞“体型”大致相当,除非引起严重的肉芽肿等炎症反应,否则一般不会造成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有个极端的例子,上世纪80年代,一位患严重肠道疾病的患者失去了经口进食的能力,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在良好的医疗和护理下,这名患者已经完全靠输液营养生存了数十年,每天输入2000毫升以上的液体,并在其间怀孕生子。故此已经有输液历史的朋友们不必紧张。
至于“有一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的说法,实际也是来自上世纪60年代的尸检结果,并以讹传讹。笔者对这种说法的来源进行了检索,发现基本都是引自1991年《实用护理杂志》的一篇文章,该文原文是“1963年Garvan和Gunner在尸检中发现用过40升输液的肺标本有5000个肉芽肿”,也是间接引用,标注引自1981年邓居昌发表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的某篇文章,该文已不可考。但就该说法本身来说就有许多疑点:首先传言的“500个肉芽肿”应为“5000个肉芽肿”之误;其次,原文献并未称5000个肉芽肿均来自同一人;第三,即便来自同一人,只有一人的数据说服力显然不够,不能说明该肉芽肿为输液微粒造成:空气中的微粒较之输液微粒要多得多,吸入微粒产生肉芽肿的可能性无法排除。在今天,大气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超标严重,空气质量检测指标中的“PM10”指的就是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在这些颗粒中,又有60%是PM2.5的细粒子,这些微粒可经呼吸道进入肺泡,如果所谓微粒能产生大量肉芽肿,我们的肺在一吸一呼之内早已吸入了大量微粒,那么我们的肺和气道早该被肉芽肿填满才是,显然,事实并非如此。最后,原始文献引用的显然也是早于1981年的文献,不能直接适用于当前。
看来两条网络流行的说法并不可靠,但是老调还得重弹:对静脉输液,既要看到他的弊端和隐患,避免滥用;也不宜危言耸听,夸大风险。只要能达到治疗目的,无创伤的医疗技术无疑是首选。
最近,随着滥用静脉输液的现状渐渐被大家重视,有关输液“微粒”的话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注射剂微粒会在体内积聚,长此以往会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静脉压升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有一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这些流传在网络上的说法是否真有其事?异物微粒的来龙去脉又是怎样的呢?
关于静脉输液这项技术的历史沿革和应用利弊,笔者已在《小谈静脉注射技术》一文中做了简要叙述。直到上世纪前半叶,静脉输液才作为可靠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当前国内的确存在严重滥用静脉输液的情况,这无疑会威胁医疗安全,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不必要的风险;与滥用静脉输液同样严重的医疗现状还有滥用抗生素,后者不但危害个人健康,还将对公共卫生和未来医疗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这两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弊病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背景,一定程度上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解决它们需要政府正确的决策和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在此不再赘述。
“微粒”作为静脉注射液中难以100%消除的“副产品”,其危害实际上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尤其在过去,由于临床认识不足、输液技术不完善、药品质量难以控制,静脉输液中微粒的大小和数目远高于今天。微粒经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绕开了人体的防御和滤过机制,又难以被免疫系统清除,造成在人体内的长期存留。较大的微粒会阻塞口径小的血管或刺激凝血机制形成血栓,严重时会导致相应组织缺血;微粒存留会刺激机体产生异物反应或过敏反应,严重时形成“异物肉芽肿”;微粒还会作为致热原导致患者发烧。可见,微粒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基于以上认识,各国药典对静脉注射药物中的微粒含量均进行了相关规定。《英国药典》(1998年版)规定:对不再稀释的注射剂,每毫升含5微米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超过100个,10微米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超过50个;我国药典2005年版要求大容量注射剂每毫升大于10微米的微粒数不得超过25个,大于25微米的微粒数不得超过3个;美国药典标准与我国类似。
对药物本身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否就能完全规避微粒的危害呢?答案是不能。由于静脉注射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受到各种污染,操作中带入的微粒也不容忽视。除了药物本身,不合格的输液器具、操作人员手部卫生、穿刺橡皮塞的碎屑脱落、药物配置场所内的空气微粒都会造成药物微粒污染。即便是在非常洁净的超净工作台进行药物配制,由于不同药物之间配伍,PH变化等均可能形成新的微粒,中药注射液配伍形成微粒更多。有学者将含中药注射液的液体流经药液过滤器后取滤膜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理化分析,发现滤膜截留的不溶性微粒主要成分为玻璃渣,橡胶屑,活性炭,药物残渣和毛屑索条等。可见药物微粒之外的污染不可小觑。
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药物微粒呢?一方面,如上所述,我们应认识到微粒的潜在危害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应严格掌握输液治疗的适应证,能经非输液途径给药的,尽量避免采取输液;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输液治疗产生恐慌,以至于在该采取静脉注射的时候疑虑重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药物和输液技术日益改进,过去那些严重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已经越来越低了。药物质量在国家标准的要求下较之过去更可靠,配制药物和输注药物的技术在不断改进,输液器滤网的使用更可使微粒的数目大大减少。一次性输液器滤网孔径一般为20微米,能够可靠滤去80%以上的微粒,近来又有孔径更小,滤过率更高的国产滤网面世。
那么,已经进入人体的微粒该如何看待呢?传言所称“注射剂微粒会在体内积聚,长此以往会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静脉压升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其实对了一半。首先,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尤其是在输液技术还不够完善的上世纪,这些临床问题正是人们不断改进药物质量、改进输液手段的原因。在严格控制微粒数目和大小后,情况已有改观。要知道,人体的毛细循环是有非常丰富的侧枝的,正常情况下,多数毛细血管处于关闭状态,只在组织需要大量氧供时大量开放。即使一支毛细血管被小直径的微粒阻塞,由于侧枝的存在,也不致造成组织缺血缺氧。某些小口径的毛细血管(直径4微米左右)仅容红细胞变形后通过,小于20微米的微粒与白细胞“体型”大致相当,除非引起严重的肉芽肿等炎症反应,否则一般不会造成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有个极端的例子,上世纪80年代,一位患严重肠道疾病的患者失去了经口进食的能力,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在良好的医疗和护理下,这名患者已经完全靠输液营养生存了数十年,每天输入2000毫升以上的液体,并在其间怀孕生子。故此已经有输液历史的朋友们不必紧张。
至于“有一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的说法,实际也是来自上世纪60年代的尸检结果,并以讹传讹。笔者对这种说法的来源进行了检索,发现基本都是引自1991年《实用护理杂志》的一篇文章,该文原文是“1963年Garvan和Gunner在尸检中发现用过40升输液的肺标本有5000个肉芽肿”,也是间接引用,标注引自1981年邓居昌发表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的某篇文章,该文已不可考。但就该说法本身来说就有许多疑点:首先传言的“500个肉芽肿”应为“5000个肉芽肿”之误;其次,原文献并未称5000个肉芽肿均来自同一人;第三,即便来自同一人,只有一人的数据说服力显然不够,不能说明该肉芽肿为输液微粒造成:空气中的微粒较之输液微粒要多得多,吸入微粒产生肉芽肿的可能性无法排除。在今天,大气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超标严重,空气质量检测指标中的“PM10”指的就是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在这些颗粒中,又有60%是PM2.5的细粒子,这些微粒可经呼吸道进入肺泡,如果所谓微粒能产生大量肉芽肿,我们的肺在一吸一呼之内早已吸入了大量微粒,那么我们的肺和气道早该被肉芽肿填满才是,显然,事实并非如此。最后,原始文献引用的显然也是早于1981年的文献,不能直接适用于当前。
看来两条网络流行的说法并不可靠,但是老调还得重弹:对静脉输液,既要看到他的弊端和隐患,避免滥用;也不宜危言耸听,夸大风险。只要能达到治疗目的,无创伤的医疗技术无疑是首选。
上一条·当医学职业遭遇潜规则
下一条·医生当避免祸从口出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mededit@cdeledu.com
电话: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