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教授何勇早逝于肝癌、著名笑星高秀敏猝死于心脏病……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证实,心血管病和癌症已成为我国成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这些通常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的疾病如今在我国也日渐流行。在9月17日举行的2005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刘德培说,近十几年通过对近17万名40岁以上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成年人群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心血管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威胁生命的头号杀手。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心血管病具有高发病、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为此,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民健康,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们将从医疗、科研、教育、产业、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部署。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战胜疾病的有力武器应得到高度的重视,中国政府将在未来几年的科学规划中,加强技术创新,重点支持心脑血管、恶性肿瘤、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及相关的科研投入。徐冠华部长认为,此次学术论坛的召开,不仅对中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必将对全球心血管病防治产生重要的影响。
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说,近几年来,中国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从1958年到现在,中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倍,心脑血管病增加了4倍,占中国总死亡率的36%,为治疗这两种疾病,每年耗掉医药费近3000亿元人民币。当前,每15秒就有一位中国公民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每22秒就有一位中国公民因此失去工作能力。预计到2020年,缺血性心脏病将会成为危害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敌人。遗憾的是,目前,全世界有大于57%的国家无心血管病的专门防治机构,医药院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心脏病协会、高血压协会、糖尿病协会等专业组织在对遏止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所起的作用,不能替代政府的责任。中国政府将担负起保护全民健康的重任。我们将会加大健康宣传力度,加大三级预防措施。卫生部心脑血管防治研究中心,要充分发挥其专业与技术知识优势,加强与国际的合作,共同破译人类生命的密码。
最近一项由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和美国相关机构,通过对10省市城乡16000多人的随机人群调查表明,我国正处于职业颠峰期,中年人群受到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比例比发达国家更大。21世纪初导致国民心血管发病的几大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和糖尿病等,这些都预示着心血管病在我国还将进一步上升。为此,刘德培指出,在科研人员开展的“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中表明,只要采取控制高血压、戒掉吸烟的不良嗜好,再加上适量的体力活动以及合理的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就能够成功地预防3/4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随着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增加,对心血管病的研究也更为迫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胡盛寿说,目前,大多数确认的心脏病和脑中风的危险因素,主要来源于对西方人的研究;大多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指南和方法也是建立在西方人的研究基础上。事实上,中西方在人种、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揭示国人心血管病的流行特征和特殊危险因素对我国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病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