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是主管护师考试经常考到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现总结如下:
1.水肿
指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人体的组织间隙使组织肿胀,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由肾小球疾病引起的水肿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肾炎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正常,从而导致“球-管失衡”,引起水、钠潴留,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而出现水肿。钠水潴留于细胞外液的各个部分,水肿常为全身性,而以眼睑、头皮等组织疏松处为著。
另一类是肾病性水肿,主要是由于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而产生水肿。
一般较严重,多从下肢开始,由于增加的细胞外液量主要潴留在组织间隙,血容量常减少,故可无高血压及循环淤血的表现。
此外,部分病人因有效血容量减少,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进一步加重水肿。
有无晨起眼睑、颜面水肿,有无下肢或全身性水肿。水肿有无对称性及明显的凹陷性。有无胸腔或腹腔积液、外阴等部位的严重水肿。
2.排尿异常
(1)尿路刺激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等。正常人白天排尿3~5次,夜间0~1次,每次尿量约200~400ml.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不多,且每日尿量正常,称为尿频;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地要排尿而不能自制,并常伴有尿失禁则称为尿急;排尿时膀胱区和尿道有疼痛或灼热感称为尿痛。尿路刺激征常见于尿路感染、结石等。
(2)遗尿:指入睡后不自主排尿而尿床者。2~3岁以前为生理性。3岁以后除功能性外,可由于神经性膀胱、感染、后尿道瓣膜、远端尿道狭窄等病理性因素引起。
3.尿量异常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每日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OOml为无尿。原因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多因休克、脱水、肾功能损害(急慢性肾衰)、上尿路梗阻等引起,分别称为肾前性(心排血量减少、血容量不足)、肾实质性和肾后性三类因素。
每日尿量多于2500ml为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和肾功能损害的多尿期,如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肾髓质退行性变等,使肾小管破坏,降低了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功能。
4.尿液异常
(1)蛋白尿:每日尿蛋白含量持续超过150mg,蛋白质定性实验阳性反应。若每日持续超过3.5g/1.73m2(体表面积)或50mg/kg体重,称大量蛋白尿。
(2)血尿:不同原因所致的红细胞持续进入尿中,如新鲜尿沉渣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12小时计数超过50万,可诊断为镜下血尿。尿外观呈洗肉水样,称肉眼血尿,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血管病变、先天畸形等,肾对药物的过敏或毒性反应等;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如过敏性紫癜、风湿病、心血管病等;此外还有肾下垂、剧烈运动后发生的功能性血尿。
5.肾性高血压肾脏疾病
几乎均可引起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按照解剖可分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约占5%~15%,主要由肾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高血压程度较重,易进展为急进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是肾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主要由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肾实质性疾病引起。
肾性高血压按照发生机制分为容量依赖型和肾素依赖型两类。
前者是由于水钠潴留引起,用排钠利尿剂或限制水钠摄入可明显降低血压;后者是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引起,过度利尿常使血压更加升高,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可使血压下降。肾实质性高血压中,80%以上为容量依赖型,仅10%左右为肾素依赖型,尚有部分病例同时存在两种因素。此外,肾实质的损害可引起肾内降压物质素分泌减少,如激肽释放酶-激肽、前列腺素等。
6.肾区疼痛及肾绞痛
急、慢性肾脏疾病,常表现单侧中双侧肾区持续或间歇性隐痛或钝痛,多由于肾盂、输尿管内张力增高或肾包膜牵拉所致,表现为肾区腹痛或隐隐作痛,体检时可有肾区压痛和叩击痛。输尿管结石可表现病侧发作性绞痛;疼痛常突然发作,并向下腹、大腿内侧、会阴放射痛,多伴血尿,疼痛剧烈可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甚至引起休克。
7.尿路刺激征
尿频、尿急、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