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是执业药师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1.生理因素
(1)用药部位。直肠的解剖生理特性或状态影响对药物的吸收。由于直肠血管分布与循环的差异,用药部位不同,将明显影响药物吸收分布过程,若距肛 门2cm处,则50%~75%的药物不经门肝系统,可避免首关作用;若塞入距肛门处6cm处,则大部分药物进入门肝系统,故栓剂用药时不宜塞得太深。
(2)直肠的pH值。对药物的吸收速度起重要作用,通常直肠液pH值约为7.4,无缓冲能力。因此,药物进入直肠后,直肠内的pH值将由被溶解的药物所决定。
(3)内容物。若直肠无粪便存在,则有利于药物扩散及与吸收表面的接触,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另外,栓剂在直肠保留的时间与吸收也有很大关系,保留 时间越长,吸收越完全,如阿司匹林栓用药2小时后排便,吸收仅40%,若10小时后排便,吸收近100%.腹泻、直肠脱水者一般不宜使用直肠栓剂。
2.药物的理化性质
(1)溶解度。一般水溶性大的药物易于溶解于体液中,可增加药物与吸收部位的接触面,从而增加吸收。对于脂溶性药物,其油-水分配系数越大,从基质中的释放越缓慢,反之则快。所以,为增加吸收速度,药物以盐形式供用较以对应的盐基形式供用为好,亦可制成包合物。
(2)粒径。药物在基质中不溶而呈混悬分散状态时,其粒径大小能影响吸收,小粒子的表面积大有利于释放与吸收。因此,一般制备混悬型栓剂的药物都宜微粉化。
(3)脂溶性与解离度。脂溶性好,未解离型的药物透过性好,容易吸收;未解离的分子愈多,透过性愈好,吸收愈快;高度解离的药物,如季铵盐类化合 物透过极微或不透过,很难吸收。通常弱酸性药物pKa>4.3,弱碱性药物pKa<8.5,吸收均较快,但如果弱酸性药物pKa<3,弱碱性药物pKa> 10,吸收则慢。药物的解离度一般受到用药部位pH值的影响,故而降低弱酸性药物pH值或升高弱减性药物pH值均可增加吸收。
3.基质和附加剂
一般应根据药物性质选择与药物溶解性相反的基质,有利于药物释放;吸收促进剂可以增加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