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未矿化的细菌沉积物的膜样物质,即牙表面的生物膜。牙菌斑由细菌(菌斑容量的60%~70%)、基质和水组成。细菌是牙菌斑微生物中的主体,基质主要由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的胞外聚合物组成。其他成分包括细菌代谢生成的有机酸,来自唾液或龈沟液的成分等。
牙菌斑的形成是复杂的动态过程,最初阶段是获得性膜的形成。获得性膜是唾液的糖蛋白及其他一些成分选择性黏附在牙表面形成的无细胞、均质状的生物膜。通过获得性膜使大量细菌黏附于牙面,首先是球菌,以后是杆菌、丝状菌等。不同的菌种以不同的速率吸附至获得性膜上。细菌选择性吸附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细菌表面成分中有与获得性膜互补的受体。细菌牢固地附着于获得性膜之后,细菌与细菌间进一步黏附可产生聚集,在局部可增至若十层,最后形成菌斑。从获得性膜形成到一定量的细菌黏附和聚集在牙面,经过2天牙菌斑初步成形。此时菌斑质地松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中以链球菌为主。2天以后菌斑内细菌数迅速增多,除链球菌外,丝状菌和厌氧菌数增加,细菌密度增大,渗透性降低,菌斑深处呈厌氧状态。位于深层的丝状菌垂直排列,呈栅栏状结构,扩大细菌附着面积。一般认为5~7天菌斑成熟,细菌数量、种类都趋稳定。
牙菌斑的致龋作用与牙菌斑内致龋细菌的代谢活动紧密相关。各种糖类(主要是蔗糖)在口腔内经水解成为单糖后,进入致龋细菌体内。由于菌斑内缺乏氧气,主要进行无氧酵解糖代谢,结果产生大量乳酸及甲酸、乙酸、丁酸等。由于所产生的酸在致密的、凝胶状的菌斑中不易扩散和清除,唾液的缓冲作用也难以发挥,酸的局部持续作用可以使pH下降至临界值以下,使釉质脱矿,形成龋损。除非通过口腔卫生措施将牙菌斑彻底清除,否则它将长期聚集于牙面并导致龋病和(或)牙周疾病。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口腔卫生差、牙菌斑指数高、变链菌数量大,龋病发病率也高。在治疗中,彻底清除菌斑就可以有效地预防龋病。因此,可以认为牙菌斑就是龋病发病的最重要的因素,没有牙菌斑就不会发生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