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主讲:师资团 6月11日19:00-21:30
详情主讲:鸿雁等 6月12日19:00-21:00
详情主讲:鸿雁 6月14日
详情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这一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红细胞内在缺陷
包括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缺陷、获得性红细胞膜锚链膜蛋白异常)、红细胞酶缺陷(如遗传性红细胞内酶缺乏)、珠蛋白异常(如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等。
2.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
包括免疫性因素、非免疫性因素。
(1)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新生儿溶血、血型不合的输血、药物性溶贫等。
(2)非免疫性因素
①物理机械因素:人工心脏瓣膜、心瓣膜钙化狭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大面积烧伤等;
②化学因素:蛇毒、苯肼等;
③感染因素:疟疾、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3.溶血发生的场所
红细胞破坏可发生于血循环中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分别称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内溶血临床表现常较为明显,并伴有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和含铁血黄素尿。血管外溶血主要发生于脾脏,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可有血清游离血红素轻度升高,不出现血红蛋白尿。在某些疾病情况下可发生原位溶血,如在巨幼细胞贫血及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MDS)等疾病时,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在释放入外周血前已在骨髓内破坏,称为原位溶血或无效性红细胞生成,它亦属于血管外溶血,也可有黄疸。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精华高频知识点欢迎关注医学教育网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栏目!这里有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政策动态、精华资料及备考技巧,助力你的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
主讲:师资团 6月11日19:00-21:30
详情主讲:鸿雁等 6月12日19:00-21:00
详情主讲:鸿雁 6月14日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