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答疑周刊》2015年11期
【问题】代谢性碱中毒为什么钾离子和氯离子降低?
代谢性碱中毒机体代偿调节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钾减少,可引起血浆NaHCO3增多而发生代谢性碱中毒。其机理有①血清K+下降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排K+相应减少而排H+增加,换回Na+、HCO3-增加。此时的代谢性碱中毒,不像一般碱中毒时排碱性尿,它却排酸性尿,称为反常酸性尿。②血清钾下降时,由于离子交换,K+移至细胞外以补充细胞外液的K+而H+则进入细胞内以维持电中性,故导致代谢性碱中毒(此时细胞内却是酸中毒,当然细胞内冲物质可以缓冲进入细胞内的H+)。
细胞外液最主要的阴离子是氯离子,其次是碳酸氢根离子,而且两者通过细胞膜能进行交换,当补充氯离子的的时候细胞外液中的阴离子多了,为了保持电荷平衡肾小管对管腔内的碳酸氢根离子的重吸收就会减少,那么肾脏排碱就会多,有助于减轻碱中毒。
因此代谢性碱中毒钾离子和氯离子降低。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问题】肾小管和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的联系?
肾小管与肾小囊壁层相连的一条细长上皮性小管,具有重吸收和排泌作用.肾小管按不同的形态结构,分布位置和功能分成三部分;近端小管、髓袢和远端小管。
1.近曲小管此管上连肾小囊腔是肾小管中最粗的一段,盘曲在所属肾小体周围。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组成。管腔小而不规则,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重要部分。细胞的游离面有刷状缘,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是由微绒毛组成。这些结构都扩大了细胞表面积,有利于重吸收作用。
2.髓袢降支和升支髓袢为一U字形小管,由三段组成:第一段为降支粗段(近直小管);第二段为细段呈U形(细段);第三段为升支粗段(远直小管)。第一段及第二段的降支部分又统称为降支,第二段的升支及第三段又统称为升支。它们分别由扁平和立方上皮构成。不同部位的肾单位髓袢的长度不同。皮质肾单位的髓袢较短,薄壁段很短或缺如。近髓肾单位的髓袢则较长,一直深入髓质可达锥体乳头。这类髓袢对尿的浓缩有特殊的功能。
3.远曲小管较短。迂曲盘绕在所属肾小体附近,与近曲小管相邻。管壁由立方形上皮细胞组成,管腔大而规则。其末端与集合管相连。髓袢及远曲小管合称远端肾单位。是离子转运和分泌的重要场所,细胞能吸收H2O、Na离子,排出K离子、H离子、NH3,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调控,参与尿液浓、稀的调节。
4.集合管集合管是由皮质走向髓质锥体乳头孔的小管,沿途有许多肾单位的远曲小管与它相连,管径逐渐变粗,管壁逐渐变厚。管壁由立方或柱状上皮构成。过去认为集合管只有运输尿液的作用,现认为集合管亦有与远曲小管同样具有重吸收和分泌的功能。
【临床免疫检验】
双向扩散试验不能分析的
A.抗原或抗体是否存在
B.抗原或抗体的相对含量
C.抗原或抗体的相对分子含量
D.抗原的性质
E.抗体的性质
【正确答案】E
学员提问:请老师详解谢谢
解答:双向扩散试验:在琼脂内抗原和抗体各自向对方扩散,在最恰当的比例处形成抗原抗体沉淀线,根据沉淀线的位置、形状以及对比关系,可对抗原或抗体作出定性分析。双向扩散试验也分为试管法和平板法。
1、试管法:在含有抗原的溶液和含有抗体琼脂中间,加一层普通琼脂,让下层抗体和上层抗原向中间自由扩散,在抗原、抗体浓度最适时形成沉淀线。
2、平板法:
是在琼脂板上相距3~5mm打一对孔,或者梅花孔、双排孔、三角孔等。在相应孔中加入抗原或抗体,待其自由扩散后,抗原、抗体形成可见的沉淀线。根据沉淀线的位置可作如下分析:
①抗原、抗体是否存在及其相对含量。一般沉淀线靠近抗原孔,提示抗体量大,沉淀线靠近抗体孔,提示抗原量大。
②抗原、抗体相对分子量的分析;抗原或抗体在琼脂内自由扩散,其速度受分子量影响。分子量小者,扩散快,反之较慢。由于慢者扩散圈小,局部浓度较大,形成沉淀线弯向分子量大的一方。如若两者分子量相等,则形成直线。
③抗原性质的分析,受检的抗原性质可能完全相同、部分相同、完全不同,沉淀弧可分别出现完全融合、部分融合、不融合三种情况;
④抗体效价的滴定。抗体效价是抗原、抗体经过自由扩散形成沉淀线,出现沉淀线的最高抗体稀释度为该抗体的效价。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临床血液学检验】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常见于哪种疾病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骨髓纤维化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化脓性链菌感染
【正确答案】B
学员提问:请解释一下?
解析:此处知识点是相对比较难的,但是必须是您要记住的,这里老师给您列举一些经常考试考到的,希望您能记住,记住这几个就差不多了。
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积分值明显减低,常为“0”,缓解时NAP积分值上升到正常。类白血病反应时的NAP积分值明显增高,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甚至中性晚幼粒细胞也呈阳性反应。因此本法常用来鉴别慢粒和类白血病反应及是观察慢粒疗效的指标之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一般增高,因此本法可作为鉴别急粒和急淋的方法之一。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NAP积分值增高,当病情好转时,NAP积分值可下降,完全缓解时NAP活性可恢复到正常,因此本法对再障的诊断、疗效观察和估计病情均有一定意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NAP积分值减低,因此本法可作为鉴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之一;红细胞增多症的NAP积分值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NAP积分值无明显变化,因此本法可用来鉴别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NAP积分值减低。③其他:红白血病的NAP积分值减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红血病等疾病的NAP积分值可增高;NAP积分值减低,也可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严重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家族性低磷酸酶血症。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临床基础检验】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
A.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
B.血浆缺少某些凝血因子
C.血清缺少凝血酶
D.血浆缺少凝血酶
E.血清缺少纤维蛋白
【正确答案】A
学员提问:请解释一下。
解答:血清与血浆的差别是:血清中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等。纤维蛋白原属于凝血因子,所有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答案A是正确的。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临床基础检验】
为判断肾上腺皮质功能,可采用注射
A.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B.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C.淋巴细胞计数
D.中性粒细胞计数
E.单核细胞计数
【正确答案】A
学员提问:为什么是A呢?
解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成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0.5×109/L。
(1)寄生虫病:肠道外寄生虫,如血吸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丝虫、包虫等,以及肠道钩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2)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坏死性血管炎、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过敏、枯草热等嗜酸性粒细胞呈轻度或中等度增高。
(3)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呈轻度或中度增高。
(4)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脾切除后、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等。
(5)某些恶性肿瘤:癌肿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肺癌)。
(6)某些传染病:传染病感染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减低,在恢复期时,嗜酸性粒细胞暂时性增高。但猩红热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7)其他: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
(8)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包括伴有肺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心内膜炎等。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