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的标志物有什么?为了帮助各位考生了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下:
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N末端肽、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及脯氨酸羟化酶、单胺氧化酶(MAO)等。
1.Ⅲ型前胶原与Ⅳ型胶原:
正常肝脏胶原含量相对较少,主要是Ⅰ和Ⅲ型(占胶原总的72%),Ⅳ型胶原存在于肝门静脉血管区,中央静脉周围,沿着窦状隙分布。Ⅳ型胶原主要分布在肝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胆管的基底膜。
Ⅲ型前胶原经肽酶剪切成前胶原肽而游离入血,测定血中Ⅲ型前胶原肽能反映肝细胞胶原合成量。
Ⅳ型胶原是肝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在肝脏受损后Ⅳ型胶原合成增多,慢性活动性肝炎多伴有进行性肝纤维化。
【临床意义】
(1)晚期肝硬化患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反而低,提示肝硬化晚期Ⅲ型胶原合成率降低,因此,对肝脏损害的患者血中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浓度的动态观察更具有临床意义。
(2)Ⅳ型胶原与肝纤维化及肝脏炎症坏死有关,是纤维形成的活动指标。
Ⅳ型胶原是目前临床主要用于观察肝硬化的指标,血清Ⅳ型胶原浓度基本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
急性肝炎时,虽然大量肝细胞损害,但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故血清Ⅳ型胶原浓度无显著增加。
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浓度依次增加。
2.层粘连蛋白(LN):
层粘连蛋白又称板层素,它存在于各组织的基底膜,是非胶原性糖蛋白,主要由肝细胞、上皮细胞、贮脂细胞和内皮细胞合成。
LN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细胞与基质粘着的介质。
肝纤维化时层粘连蛋白与Ⅳ型胶原一起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
【临床意义】
(1)急性肝炎:
层粘连蛋白浓度与正常人没有明显变化。
(2)肝硬化、肝细胞癌:
血清LN浓度明显升高。
故联合检测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3.透明质酸(HA):
透明质酸由成纤维细胞和间质细胞合成,经淋巴系统入血,在血中的半寿期为2~5min。多数由肝细胞摄取,并在溶酶体内被透明质酸酶水解为乙酸和乳酸。
由于HA主要在肝内代谢,所以HA变化指标可反映肝脏病变及肝纤维化的程度。
【临床意义】
(1)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的血清中透明质酸的含量明显升高。
(2)肾胚细胞瘤、成纤维细胞和网状细胞肉瘤、间皮瘤等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浓度升高。
(3)结缔组织疾病:全身性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自发性骨髓纤维化等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升高。
(4)遗传性疾病:如Werner综合征和Hutchinson-Gilford早衰综合征血和尿中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达正常值10倍。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检验职称的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