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临床实验室的管理如何发展的呢?还不知道的考生快来跟着小编了解一下吧!
(一)组建临床检验中心,负责临床实验室管理
(二)编写部门规章和文件,实行规范化管理
卫生部于1991年委托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编写了《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并于1997年修订再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检验医学的标准操作规程,是我国规范临床实验室操作的基础。
(三)我国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基本思路有以下4个方面:
1.明确临床实验室的定义和服务内容,确定监督管理的主体和管理范围。(定义和服务内容)
2.规范临床实验室的科学管理,从检验项目和技术的准入、检验人员的资格认定到分析前质量保证,分析过程中的标准、室间质评、室内质控、标准化操作规程,到检验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等临床实验室管理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准入制度和管理体系)
3.强调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防止医源性感染和扩散。(生物安全)
4.明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临床检验中心在贯彻本办法中的职责。(政府职责)
《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草案)》共六章五十七条。
第一章总则分六条,是该管理办法的核心。首先它指出:制定《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临床实验室的管理,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其次是明确了临床实验室的定义、作用和功能。
第二章是实验室管理的一般规定,共八条。首先它要求临床实验室把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作为实验室工作的出发点;其次要求实验室必须采用国家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并登记注册;当然实验室还必须具有相适应的人员、场所、设施、设备、各项规章制度及质量和安全管理人员。
第三章是实验室质量管理。
检验质量是检验工作的生命线,没有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检验不如不做。因此《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草案)》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作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它涵盖了影响检验质量的各个方面。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措施中包括了患者准备,标本的采集、储存、运送、接受、保存等各个环节,并强调由各医疗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分析中的质量保证措施则包含了操作规程、检测系统、校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等方面;分析后的质量保证措施则包括检验报告单的内容、发放及记录保存等内容。该章对检验技术人员的资质提出了要求。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临床检验主管技师的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