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异常结构的临床意义都有哪些?为了帮助检验职称考生了解,助力检验职称考生复习,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瑞氏染色后,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颗粒(变性RNA),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颗粒大小不一、多少不等。见于铅中毒、正常人(约占1/10000)。
(2)豪焦小体(Howell-Jolly小体,染色质小体)
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质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直径为1~2μm暗紫红色圆形小体,为核碎裂、溶解后的残余部分。见于脾切除后、无脾症、脾萎缩、脾功能低下、红白血病、某些贫血(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3)卡波环
在嗜多色性、碱性点彩红细胞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呈环形、“8”字形,为核膜残余物、纺锤体残余物、脂蛋白变性物。见于白血病、巨细胞性贫血、增生性贫血、铅中毒、脾切除后。
(4)寄生虫
疟原虫、微丝蚴、杜氏利什曼原虫等病原体。
异常结构有点彩,点彩常见铅中毒,豪焦卡波和虫子,经常愿与小白混。
推荐阅读:
以上“红细胞异常结构的临床意义都有哪些?”信息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各位检验职称考生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考试动态、辅导精华、考试经验、辅导课程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