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成分的含量、理化特性以及活化途径是检验职称考试会涉及的内容,为了帮助各位考生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一、补体成分的含量与理化特性
(一)补体成分的含量 补体大多为糖蛋白,属于β球蛋白,Clq、C8等为γ球蛋白,Cls、C9为α球蛋白。正常血清中补体各组分含量相差较大,其中C3含量最高。
(二)补体的理化特性 补体的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加热、紫外线照射、机械振荡、酸碱和酒精等因素均可破坏补体。在-10℃活性保持3~4天,冷冻干燥可较长时间保持其活性,56℃加热30分钟灭活(灭能),故补体活性检测应尽快进行。标本保存应置于-20℃以下。
二、补体的活化途径
补体蛋白通常以活化蛋白前体存在于体液中,在不同激活物的作用下,补体各成分可循不同的途径依次被活化,形成一系列级联反应,表现出生物活性,最终导致溶细胞效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水解片段也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与炎症反应。
补体系统的活化依据其起始的顺序不同,可分为三条途径,即:
1.经典途径 是以结合抗原后的IgG或IgM类抗体为主要激活剂,补体C1~C9共11种成分全部参与了激活途径。除了抗原抗体复合物外,还有许多因子可激活此途径,如非特异性凝集的Ig、细菌脂多糖、一些RNA肿瘤病毒、双链DNA等。
2.MBL途径 是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结合至细菌启动的途径。其诱导物或激活剂是机体的炎症反应急性期时相性蛋白产生的MBL和C反应蛋白等,后者与病原体结合而启动绕过C1的MBL途径。
3.替代途径又称旁路途径 是通过微生物表面等膜性物质,从C3开始,由B因子、D因子参与激活过程,也称第二途径、旁路途径。这种激活方式不依赖于特异性抗体的形成,在感染早期可为机体提供有效的防御机制。旁路途径的激活物主要是细胞壁成分,如脂多糖、肽糖苷及酵母多糖等。
在机体抗感染过程中,首先活化和发挥作用的补体途径,是不依赖抗体的旁路途径和MBL途径。而在特异性抗体产生时,经典途径方可发挥作用。
该知识点对应的练习题识别上图微信小程序进入医考爱打卡>>
推荐阅读:
以上信息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