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血常规检查有什么变化?
【解答】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中度至重度减低;网织红细胞增高明显,常在2.5%~15%之间;外周血涂片大红细胞增多,可见皱缩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
2.【问题】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的区别?
【解答】血管内与血管外溶血的鉴别
特征 | 血管内溶血 | 血管外溶血 |
病因 | 红细胞内缺陷,外因素获得性多见 | 红细胞内缺陷,外因素遗传性多见 |
红细胞主要破坏场所 | 血管内 |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
病程 | 急性多见 | 常为慢性,可急性加重 |
贫血、黄疸 | 常见 | 常见 |
肝、脾肿大 | 少见 | 常见 |
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 少见 | 常见 |
红细胞脆性改变 | 变化小 | 多有改变 |
Hb血症 | 常>100mg/L | 轻度增高 |
Hb尿 | 常见 | 无或轻微 |
尿含铁血黄素 | 慢性可见 | 一般阴性 |
骨髓再障危象 | 少见 | 急性加重时可见 |
LDH | 增高 | 轻度增高 |
3.【问题】热变性实验指的是?
【解答】热变性试验是根据不稳定血红蛋白比正常血红蛋白更易于遇热变性,观察血红蛋白液在50℃加热条件下是否发生变性沉淀,对不稳定血红蛋白进行筛选。
4.【问题】为什么干扰物主波长和次波长越临近越好?
【解答】双波长设置的情况是,干扰物的光一般会出现光散射和非特异性光吸收,就需要设置主波长和副波长,主波长就是待测物质特征吸收峰处。副波长设置的原则是干扰物在主波长的吸收与副波长吸光率越接近越好,如己糖激酶法测血糖,340nm作为主波长,380nm为副波长,血清蛋白在340nm和380nm处具有几乎同等的吸收峰,因此能消除血红蛋白的干扰。所以干扰物主波长和次波长越临近越好。
点击下载: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考试:《答疑周刊》2022年第17期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