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0月30日 19:00-21:00
详情出分当晚 19:00-21:00
详情关于“牙源性颌骨囊肿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相关资料分享如下,希望对大家复习2021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相关知识点有所帮助!
牙源性颌骨囊肿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
1.牙源性颌骨囊肿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根端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肿、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旧称牙源性角化囊肿)。
(1)根端囊肿
是由于根尖周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皮残余增生。增生的上皮团中央发生变性与液化,周围组织液不断渗出,逐渐形成囊肿,故亦可称根尖周囊肿。如果根尖周肉芽肿在拔牙后未作适当处理仍残留在颌骨内而发生的囊肿,则称为残余囊肿。
(2)始基囊肿
发生于成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在炎症和损伤刺激后,成釉器的星形网状层发生变性,并有液体渗出,蓄积其中而形成囊肿。
(3)含牙囊肿
又称滤泡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含牙囊肿。可来自一个牙胚(含一个牙);也有来自多个牙胚(含多个牙)者。
(4)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牙源性角化囊肿)系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有人认为即始基囊肿,但不能解释角化囊肿也可以含牙;其内容角化物质也与始基囊肿多为清亮液体不同。
典型病理表现:囊壁的上皮及纤维包膜均较薄。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表面覆有完全或不完全的角化层;此层一般呈波浪状,上皮厚度常较一致。基底层缺少网钉,直接与纤维结缔组织相连。在囊壁的结缔纤维包膜内有时含有子囊(或称卫星囊腔)或上皮岛。上皮的基底层有时有突入于结缔组织内的,增生的胚芽组织。囊壁很少有炎性细胞浸润(继发感染时除外)。囊内为白色或黄色的角化物或油脂样物质。
角化囊肿可以癌变,国内报道为2.65%(6/226)。其特点是:年龄多在40岁以上;有反复感染史;均为多囊性,病理呈典型鳞癌变,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显著增强。
2.颌骨牙源性囊肿可发生颌骨任何部位,根端囊肿多发前牙;始基囊肿、角化囊性瘤好发下颌第三磨牙区及下颌支部;含牙囊肿好发下颌第三磨牙区及上颌尖牙。
无症状→骨质膨胀、面部畸形→乒乓球样→羊皮纸样脆裂声→波动感
牙源性颌骨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1.牙源性颌骨囊肿的诊断:可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穿刺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诊断方法;穿刺可见草黄色囊液,在显微镜下可见到胆固醇晶体;角化囊肿大多可见黄、白色角蛋白样(皮脂样)物质混杂其中。将抽出物做角蛋白染色检查均有助于对角化囊肿的诊断。
X线检查对诊断有很大帮助。囊肿在X线片上显示为一清晰圆形或卵圆形的透明阴影,边缘整齐,周围常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应线,但角化囊肿中有时边缘可不整齐。如为上颌囊肿,还可在囊内注入碘油后造影,以便进一步明确囊肿与上颌窦的关系,为确定手术方法作参考。
根端囊肿在口腔内可发现深龋、残根或死髓牙。其他牙源性囊肿在口内可能有缺牙。
应当指出:临床上牙源性囊肿与成釉细胞瘤,尤其是囊肿与成釉细胞瘤同时存在的病例,有时很难区别,须借助病理检查方能最后确诊。
2.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
治疗:外科手术摘除。
消灭颌骨囊肿摘除后所遗留的死腔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碟形手术、血块充填法、囊腔植骨术、生物材料置入、成形性囊肿切开加囊肿摘除术。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推荐】
【内部资料】2021年口腔助理医师备考手册之高频考点128条
“牙源性颌骨囊肿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正在备战口腔医师考试的人提供帮助,更多备考资料干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