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牙槽骨吸收的方式”的考点,有很多口腔主治医师考生都比较关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①水平型吸收:是较常见的吸收方式。牙槽间隔、唇颊侧或舌侧的牙槽嵴顶呈水平吸收,而使牙槽嵴顶的高度降低,通常形成骨上袋,即牙周袋底在牙槽嵴顶的冠方。
②垂直型吸收:也称角形吸收,指牙槽骨发生垂直方向或斜行的吸收,与牙根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骨缺损,牙槽嵴顶的高度降低不多,而靠近牙根侧的骨吸收较多。垂直型骨吸收大多形成骨下袋,即牙周袋底位于骨嵴顶的根方。骨下袋最常见于邻面,但也可位于颊舌面。骨下袋和骨上袋的炎症、增生和退行性变化都相同,它们的主要区别是软组织壁与牙槽骨的关系和骨破坏的类型。
③凹坑状吸收:指牙槽间隔的骨嵴顶吸收,其中央部分破坏迅速,而颊舌侧骨质仍保留,形成弹坑状或火山口状缺损。它的形成可能因邻面的龈谷区是菌斑易堆积、组织防御力薄弱的部位,该处的牙槽骨易发生吸收。此外,相邻两牙间的食物嵌塞或不良修复体等也是凹坑状吸收的常见原因。
④其他形式的骨变化:由于各部位牙槽骨吸收不均匀,使原来整齐而呈薄刃状的骨缘成为参差不齐。正常情况下牙间的骨隔较高,而颊舌侧的骨嵴较低,呈波浪形。当牙间骨隔破坏而下凹,而颊舌面骨嵴未吸收时,使骨嵴呈现反波浪形的缺损。此外,由于外生骨疣或扶壁骨形成、适应性修复等而使唇、颊面的骨增生,使牙槽嵴呈“唇”形或骨架状增厚。这些虽是骨组织对破坏的代偿性修复的表现,但常造成不利于菌斑控制的形态改变。
【例题】关于牙周病牙槽骨破坏的形式包括
A.水平型吸收
B.反波浪形骨吸收
C.垂直型吸收
D.凹坑状吸收
E.以上均包括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牙槽骨吸收的方式:①水平型吸收;②垂直型吸收;③凹坑状吸收;④其他形式的骨变化:由于各部位牙槽骨吸收不均匀,使原来整齐而呈薄刃状的骨缘成为参差不齐。正常情况下牙间的骨隔较高,而颊舌侧的骨嵴较低,呈波浪形。当牙间骨隔破坏而下凹,而颊舌面骨嵴未吸收时,使骨嵴呈现反波浪形的缺损。
推荐阅读:
以上“口腔主治医师核心考点!牙槽骨吸收的方式及典型例题”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