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颌骨骨髓炎不同时期都有哪些表现?有很多口腔主治医师考生都比较关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继发于骨膜炎或骨膜下脓肿的骨密质外板的炎性病变。常在颌周间隙感染基础上发生,下颌骨为好发部位;其中又以升支及下颌角部居多。
①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期:临床特点与颌周间隙,与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感染的表现相似。临床医师如能早期预见其发生,并采取正确而积极的治疗措施,能使急性期边缘性颌骨骨髓炎与间隙感染同时得到治疗,避免进入慢性期。
②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慢性期:临床表现主要是腮腺咬肌区呈弥漫性肿胀,局部组织坚硬,轻微压痛,无波动感。病程延续较长而不缓解,或缓解后再反复发作。由于炎症侵犯咬肌,多有不同程度的开口受限,进食困难,全身症状一般不严重。
根据骨质损害的病理特点,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再可分为骨质增生型与骨质溶解破坏型两种类型。
①增生型:本型多发生于青年人。由于患者身体抵抗力较强,致病的病原菌毒力相对较弱,骨质破坏不明显,主要呈增生性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有骨密质增生,骨松质硬化。骨膜反应活跃,有少量新骨形成。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局部的病变发展缓慢。患侧下颌支及腮腺咬肌区肿硬,皮肤无急性炎症,局部压迫有不适感或轻微疼痛。下颌骨X线后前位片见有明显的骨密质增生,骨质呈致密影像。
②溶解破坏型:本型多发生在急性化脓性颌周蜂窝组织炎之后。骨膜、骨密质已被溶解破坏,因此,常在骨膜或黏膜下形成脓肿,一旦自溃或切开引流,则遗留瘘孔,常常久治不愈,长期从瘘孔溢脓。X线片上可见病变区骨密质破坏,骨质稀疏脱钙,形成不均匀的骨粗糙面。由于病程长,局部骨质逐渐软化,肉眼观很像蜡样骨质,伴有脓性肉芽组织及小块薄片状死骨形成。死骨与周围正常骨质有时不能完全分离,边界不易明确分开,很少有大块死骨形成。如果病情未能得到彻底控制,虽为慢性炎症,但可反复急性发作,病变逐渐向颌骨内扩展而波及骨髓腔,形成广泛性骨坏死。
推荐阅读:
以上“边缘性颌骨骨髓炎不同时期都有哪些表现?”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