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0月30日 19:00-21:00
详情9月25日 19:30-21:00
详情牙菌斑生物膜在考试中多考查的题型是A1与B型题,属于记忆性的题目,因此该部分知识点属于易得分项,且在A3/4题型中也可能会出现,所以该知识点需要大家熟记。
牙菌斑根据其所在部位,以龈缘为界,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
(1)龈上菌斑:位于龈缘以上的牙菌斑称为龈上菌斑,主要分布在近牙龈的1/3牙冠处和牙上其他不易清洁的窝沟、裂隙、邻接面、龋洞表面等部位,革兰氏阳性兼性球菌占优势,与龋病发生、龈上牙石形成有关,龈缘附近的龈上菌斑还会危害牙周组织。软垢(或称白垢)为疏松地附着在牙面、修复体表面、牙石表面和龈缘处的软而黏的沉积物,由活或死的微生物团块、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唾液中的黏液素、涎蛋白、脂类及食物碎屑等混合物不规则堆积而成。通常沉积在牙面的颈1/3区域,或在牙邻面及错位牙不易清洁的区域,不需涂布显示液,肉眼便直接可见。目前对菌斑和白垢已不严格区分,因为它们主要的致病成分都是细菌及其产物。
(2)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以下的牙菌斑,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可分为以下两部分:
1)附着性菌斑:龈缘以下附着于牙根面的龈下菌斑,由龈上菌斑延伸到牙周袋内。其结构、成分与龈上菌斑相似,细菌种类增多,主要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及杆菌、丝状菌,还可见少量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和螺旋体等。它与龈下牙石的形成、根面龋、根面吸收及牙周炎有关。
2)非附着性菌斑:龈缘以下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的表面或直接与龈沟上皮、袋内上皮接触的龈下菌斑,为结构较松散的菌群,主要为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纳菌和具核梭杆菌等,还包括许多能动菌和螺旋体。在牙周炎快速进展时,非附着性龈下菌斑明显增多,毒力增强,与牙槽骨的快速破坏有关,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被认为是牙周炎的“进展前沿”。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网校老师再课程中通过以下表格帮助大家掌握以上内容,快速归纳总结,帮助大家发现规律,加深记忆。
【医学教育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不同基础的考生薄弱点及学习能力均有差异,因此需要在备考周期中合理审视自己的基础,较薄弱的同学,要及早进入复习阶段,复习过程中也不要气馁,要相信自己通过医学教育网老师的陪伴,合理的复习计划,重点的内容讲解,一定会在2023年取得自己梦寐的硕果!
更多精编考点:
带教老师注册年限和职称有要求吗?带教老师执业类别跟我的报考类别必须一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