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0月30日 19:00-21:00
详情9月25日 19:30-21:00
详情关于“口腔执业医师《牙体牙髓病学》5个精华考点小结”,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相关资料分享如下,希望对大家备战2020口腔医师考试有所帮助。
【牙体】龋病的分类
1.临床上以去除龋腐后洞底所在的组织位置分为浅、中、深龋。浅龋又称为早期龋或早期釉质龋,在釉质或根面牙骨质层内。可卡探针,质软。邻面龋可用探针或者X线片检查。平滑面白垩色、黄褐色或黑色的龋斑,可通过再矿化治疗。中龋的龋损位于牙本质的浅层,又称为牙本质浅龋,X线片上可发现由牙表面至牙本质浅层的透射影。深龋病变超过牙本质中层达深层龋洞明显,腐质多,洞底深、接近髓腔,患牙有明显的遇冷热酸甜刺激敏感、食物嵌塞痛,但无自发疼痛。发生在点隙裂沟处的深龋,多为潜行性龋。发生在完整釉质下方的深大龋洞临床上称为隐匿性龋。
2.根据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分类分为点隙窝沟龋、平滑面龋和根面龋。
3.根据病变的进展速度分为慢性龋(干性龋)、急性龋(湿性龋)、静止龋。慢性龋(多数成年人):缓慢、持续,洞内软化牙本质少,色深,质硬,不易去除。去腐后,洞底可见硬化牙本质,黄褐色,坚硬而光滑,又称干性龋。急性龋(儿童):龋进展快,洞内软化牙本质多,色浅,范围广,质地较湿软,易去除,又称湿性龋。静止龋:局部环境发生变化,致龋因素消失,隐蔽部位变开放,病变停止进展并再矿化,牙体实质性缺损保持原状。
4.根据特殊因素:猛性龋:在短期内(6——12个月)全口牙齿或多个牙齿、多个牙面同时患龋;在未成洞患牙的牙面和成洞患牙洞缘周围的牙面里呈现大范围的脱矿表现。
5.根据病变的发生与既往牙体治疗的关系分为:原发龋(未经过治疗的牙齿上发生的龋)、继发龋(在已行充填或修复治疗的边缘、洞底发生的龋)、再发龋(患牙修复以后在其他部位发生的龋)。
第二阶段刷题大家都开始了!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加入!
“口腔执业医师《牙体牙髓病学》5个精华考点小结”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正在备战口腔医师考试的人提供帮助,更多备考资料干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