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继续医学教育 > 学术会议

第二十一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中原心脏病学大会成功召开

2020-01-06 14:56 医学教育网
|

11月21—24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中原心脏病学大会在绿城郑州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第十一届委员会开局之年召开的最重要的学术会议。大会秉承传承发展的理念,在总结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与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与转化等新理念,继续加强与国际同行学会合作,实现“在学术交流中共成长、在思维碰撞中齐进步”的美好期待。

本次年会规模再创新高,现场注册人数达11178人,学术专场171个,实际讲课人数1108人次,手术转播14场,会议投稿4099篇,有11个国家的24位外宾参会,全方位展现了我国心血管领域的发展成就。

传承前辈精神 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为表达对中国心血管病事业老一辈杰出专家的怀念和感谢,大会首次设立“鲐背荣誉称号”,开幕式上CSC领导为19位90岁以上健在的业内老前辈颁发了荣誉证书和汝瓷纪念瓶。值得一提的是,96岁高龄的周金台教授亲临现场,发表了感言,并表达了对晚辈们的期许。

CSC副主任委员于波教授向全体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恩师于维汉院士的传奇医路人生——“苍生大医、时代楷模”,于院士一生致力于克山病的防治工作,淡泊名利,挽救了万千人民群众的生命,为我国克山病的防治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于维汉纪念演讲”活动,CSC希望年轻医生在致敬和缅怀前辈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前辈精神,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让我国的心血管事业更上一层楼。

精彩主旨报告 展现中国心血管领域新发展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多位学界引领者,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心血管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国际发展趋势等。

韩雅玲院士:中国冠心病治疗临床研究的“行与果”

韩院士回顾了近年中国心血管专家在冠心病抗栓治疗药物临床研究、冠心病器械相关临床研究和冠心病治疗策略临床研究所做的重大研究项目,并总结了目前中国心血管研究的现状。首先,近10年来中国冠心病临床研究项目的数量、质量取得较大提升,方法学从早期大样本单中心注册研究,发展到盲法、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部分为国际合作研究及中国PI主导的国际研究),中青年PI增多。其次,内容与成果多聚焦于国产抗栓药物、器械、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及冠脉腔内影像学发现。部分已深耕多年,形成了系列研究,在国际医学或专业杂志发表的数量日益增多,且多项研究成果被国际指南引用。最后,她表示,未来5年将会诞生更多我国自主产权的新药械;预计在抗栓药、冠脉复杂病变(如分叉等)处理策略、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的指导意义及其创新性的诊治方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高润霖院士:冠脉介入治疗最前沿

高院士从5个方面介绍了2018—2019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展。ISCHEMIA研究结果表明,中重度缺血的稳定性冠心病在优化药物基础上血管重建不减少心血管死亡或心肌梗死,但明显减少心绞痛、改善生命质量。对于生物可吸收支架,ABSORBBVS5年随访汇总分析表明,BVS不良事件高于对照组Xience,但事件的增加到3年终止,支架完全吸收后,事件与Xience相同。在药物涂层球囊(DEB)治疗小血管病变方面,DEB治疗小血管病变安全性及有效性不劣于DES。高院士表示,生理学引导的冠脉介入治疗再添新证据,生理学引导的冠脉介入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长期的死亡、血运重建及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缺血越明显,改善越明显。

葛均波院士:中国介入器械持续创新

葛院士表示,中国心脏介入器械发展迅速,需求量巨大。2014年以来,共有90项心血管器械项目进入“绿色通道”,占所有项目的39%,其中80%以上均为国产公司创新器械。中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创新目前处于活跃期。从项目审批类型来看,创新介入器械产品分类多样化,包括:冠脉介入产品、结构性心脏病产品、左心耳封堵等,涵盖目前的热点领域。

马长生教授:房颤治疗探索变革

马教授介绍了在过去的一年中,心律失常领域取得了许多新进展。他介绍了房颤的抗凝治疗新进展、房颤导管消融新进展以及植入式心脏电子设备进展。例如内置心率监测器和可穿戴式心电监测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心律失常检出率,但也可能导致过度医疗的问题,此外如何判断这些新设备检出的心律失常是否为真阳性仍然是亟待解决。马教授表示,相信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的帮助指导下,心律失常领域会产生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未来心律失常防治水平也会更上一层楼,造福广大心律失常患者。

全新指南出炉 助力核素心肌显像技术普及

11月22日下午,在年会现场特别举行了《核素心肌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18)》发布仪式。

韩雅玲院士特别指出核素心肌显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多种心血管病的诊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在国外已经被广泛使用,而在国内的应用还不够充分。本指南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和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制定的,希望本指南的发布能够更好地推动核素心肌显像技术在我国的普及,进而提升我国心血管病的诊治水平。

张运院士表示目前国内核素技术更多应用于肿瘤诊治,而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应该得到加强;同时核素心肌显像技术的诊断范围不应该仅限于稳定型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几种心血管疾病,还应继续扩展到更多心血管疾病,让更多患者受益。

李思进教授特强调了指南的意义,本部指南是国内50多位核医学与心血管病专家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代表了现阶段我国核心脏病学的技术现状、临床主要应用领域及价值。同时期待本指南的发布,能够推动核素心肌显像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进而推动我国核心脏病学的发展。

科普临床并举 筑牢心血管病的第一道防线

(1)“首届全国心血管健康科普大赛”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举办了“首届全国心血管健康科普大赛”,旨在优化、规范和充实健康科普内容,收集整理一批优秀健康科普作品,引导公众自觉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挖掘更多的科普创作之星,创作更多优质科普内容,以丰富的内容呈现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用最简便、最快捷的方式惠及每一位民众,建设和谐医患关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同时大会还延续以往的传统,继续开展英文演讲比赛、优秀论文交流、辩论赛等活动,为青年医师搭建平台,从而提升能力、展示风采。

(2)《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新书发布

全科医生是广大人民群众心血管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在本次年会“全心提升项目”的会场,还特别举行了《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新书发布仪式,本书主编韩雅玲院士在致辞中指出,为扩大全心提升项目的覆盖范围,提升普及效果,方便更多全科医师学习到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韩院士本人作为“全心提升项目”主席,邀请了多位国内心血管疾病领域著名专家共同编写了这本国内首部《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提升》培训教程,及时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本教程初步搭建出全科医生心血管疾病防治培训体系,在达到较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同时体现了中国的国情与诊治特色,是我国全科医师培养进程中宝贵经验和成果的及时总结与展现,对于我国全科医师培养、慢性疾病防治工作的推行均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在为期4天的会议中,大会重点讨论了心脏康复、大血管、肿瘤心脏病、代谢性疾病、精准心血管病学、预防、创新与转化等交叉学科学术热点,更加注重全科医师和基层医师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的提升。同时,本次会议引入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与转化等新理念,增设中日、中韩和“一带一路”国家论坛,继续与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血管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等组织开设联合论坛,分享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就我国心血管病临床诊疗中的热点和难点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聚焦“心”领域、共话“心”健康,不断扩大CSC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共同为“健康中国”献智献策。

医疗卫生招聘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