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手机网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类 > 疾病 > 小儿咳嗽 > 正文

小儿咳嗽该怎么办?实用妙方且看且收好!

2020-06-29 17:20 医学教育网
|

关于“小儿咳嗽该怎么办?实用妙方且看且收好!”,相信不少人想要进一步了解,医学教育网编辑将搜集整理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供参考!

咳嗽是一个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证候名。凡外感、内伤或内外合邪诸因所致肺气宣降功能失调,均可产生咳嗽,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不离肺也。《幼幼集成·咳嗽证治》指出:“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由此可见,咳和嗽在含义上是不同的,而两又多并见,故多合称“咳嗽”。

本证候是以咳嗽症状命名的,凡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如西医学之咽炎、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均可参照本证进行辨治。

临证思路

一、病机辨识

外感咳嗽,起病多急,病程较短,初起多有发热、微恶风寒、流涕、喷嚏等症,临床以表证、实证居多。内伤咳嗽,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或因乳食所伤,起病缓急不一,以缓多见,往往有各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而无邪犯肌表之症状。故内伤咳嗽,多属里证,且多虚实夹杂,寒热互见,日久不愈。

1.外感咳嗽

风寒犯肺,多见于冬春之时,或天气变化,或起居不慎。初起一二日,喷嚏流涕,恶风恶寒,咳嗽,是风寒初犯表,肺气不宣。头痛身楚,发热恶寒,是风寒束表较重。肺行清肃之令,肺气宣邪于外而作喷嚏、咳嗽,若清肃有力,则邪去而嚏止咳停。若清肃乏力,邪竟不去,更深入闭肺,则咳嗽加重,咳声重浊深沉,紧闷不爽,痰少,恶寒发热加重,舌质淡,苔薄白,此即风寒束肺。恶寒发热,头痛干呕,咳吐痰涎,舌淡苔滑,是外寒里饮。发热,咳嗽,痰黄稠,舌质红,又恶风寒,流清涕,苔白,脉数而紧,是内有肺热,外感风寒,即寒包火。

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可现风热犯肺,症见咳嗽,咳声高亢洪亮,咳痰不畅,舌转红,苔转黄,脉转数,伴发热,流浊涕,面赤唇红,干咳,多为有热。

夏季感受暑湿,犯于肺卫,其证绵缠,必见暑湿的特征,如身热不扬,痞闷困重,纳呆乏恶,痰多,舌苔厚腻,脉濡。

感于秋令之燥,则津液干燥。初秋暑热未尽,表现为温燥,症见干咳少痰、声嘶犬吠,口鼻干燥,或发热恶寒,舌红,苔白干,脉数。深秋冬寒渐至,多表现凉燥,症见干咳少痰,口鼻干燥,恶风寒,舌淡苔白,脉浮。

2.内伤咳嗽

咳嗽日久,多伤肺脾,有实有虚,病程较长。肺中素有内热,或外感化热,其证不解,可致痰热壅肺,以咳嗽势剧,痰黄稠,或发热烦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特征。痰热不解,久则损伤肺阴,久咳不愈,痰少或痰中带血,咽干口燥,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久咳不愈,又易致肺脾气虚,表现为咳嗽绵长,声怯痰稀,神疲气短,舌淡脉弱。咳嗽日久,正气渐亏,热痰也可寒化。热象不显,痰声辘辘,色白清稀,纳少神倦,舌淡苔腻,属痰湿阻肺。若反复易感,畏寒背冷,或夜咳痰稀,属肺虚寒。

久咳不愈,除肺脾虚外,尚有肺中伏饮、痰瘀交结。

食积咳嗽,见于咳嗽病程的中后期,有脾胃运化失司症,以咳嗽有痰,五更或晨间咳嗽,痞闷,口臭,苔腻脉滑为特征。痰黄稠,口秽便秘,舌红苔黄厚,是积滞生热。

肝火犯肺,咳引胁痛,嗳气叹息,急躁易怒,舌红脉弦。心经蕴热犯肺,小便短赤,口舌生疮,咳痰不爽,夜寐不安。

二、症状识辨

1.咳嗽

小儿咳嗽,可从咳嗽的久短、深浅、松紧,咳声的轻扬重浊,咳嗽的时间,以及其他兼症来加以辨识。

就病程而言,咳嗽病程短、发病急,多属实证、表证,如外感六淫、饮食停滞、肝火犯肺等致肃降失司,多咳嗽急起;咳嗽久,多虚证、里证,如肺脾肾虚弱、痰湿阻滞等致肺失宣降,则咳嗽缠绵。

就咳之深浅而言,咳声浅,多为邪在卫,致肺失宣降,多兼肺卫表证;咳声深,则多病在肺,致肺被郁闭,多伴抬肩作咳。

就咳之声音而言,时间频急,声音重浊,多为外感风寒或痰湿咳嗽,多系外邪或痰浊停聚于肺,肺失肃降;咳嗽频声音清亮,多为外感风热或痰热咳嗽,多因热邪犯肺。

就咳之时间而言,晨起咳嗽,阵阵加剧,或食生冷后咳嗽加重,多为痰湿咳嗽;午后或傍晚咳嗽,声音清轻短促,多为阴虚咳嗽;夜间睡卧咳嗽加重,声音喘促少气,多为虚寒咳嗽;夜间或清晨咳嗽,伴口臭,手足心热,苔腻或厚腻垢浊不化,为食积咳嗽。

2.咳痰

咳痰的识辨,应注意分辨痰的色、量、质的变化和咳出的易否、味感等,来鉴别病证的寒热虚实性质。

痰色白,属风寒或湿;痰色黄,属热。痰质清稀,属寒或湿;痰质黏稠,属热或燥;痰清稀多沫,属湿或脾肾虚。痰中带血,属燥或热或阴虚;咯吐血痰,为肺热或阴虚;痰血相兼,为痰热瘀结成。咳而少痰,不易咳出,属燥热、阴虚;咳痰量多、白滑,易于咳出,属痰湿。有热腥味为痰热;味甜淡为痰湿;味咸属肾虚。

三、治法与处方原则

临床应本着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原则,去其咳嗽之因,则咳嗽自止。小儿咳嗽的治疗,法在宣肺、顺气、化痰。《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咳嗽论》曰:“治嗽大法,盛则下之,久则补之,风则散之。”此咳嗽治疗原则。

外感之咳,治以疏散为先。肺欲辛,辛味药能开泄肺气,肺气宣畅则咳嗽可除,用药虽不外辛凉、辛温两类,但因小儿“阳常有余”,故实证、热证较多,辛凉清宣最为常用。不可早用敛涩滋补。内伤之咳,总宜扶补正气,但须分脏腑阴阳。临证治法各不同,但总不外湿甚健脾、食积导滞、实火清热、虚火滋阴、金虚补土、肺寒温散等法。

若虚实夹杂,则“更量虚实,以意增损”(《小儿药证直诀》)。同时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因此,解表不宜过于发散,泻热要注意存阴。有可下之证,也只宜轻下,而不要峻下。

治法运用时,应注意脏腑相关。治肺的同时,应注重治脾。小儿肺气不宣,容易引起脾胃郁热,湿热生痰,反过来又影响肺气,湿重脾必困,热重胃必伤。因此,必须肺胃兼顾,还要照顾到脾,除清热而外,还须除湿豁痰。

如系久咳不愈,更应注重对脾的调理。因为久咳不止,肺气必虚,肺主气,肺虚会导致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又会影响到脾的运化,脾虚而痰湿阻滞,又反过来影响到肺的肃降,因此,肺脾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密切的。

除肺脾外,还可以出现肺虚及肾而形成肺肾两虚,肺虚肝逆而形成肝火灼肺,逆传心包而形成心火伤肺。又如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虚也会使传导和排泄失调。因此,凡是表现以咳嗽为主症的疾病,必须注意到其他兼症,从而考虑到肺和其他各个脏腑之间的关系,才能不会顾此失彼。而在治疗方法上,仍然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而泻不单纯是泻肺,如有心火则泻心火,如有肝热则泻肝热,如有肠热则泻肠热。补亦如此,不是单纯地补肺,而是脾虚兼顾补脾,肾虚兼顾补肾。

四、用药式

1.外感咳嗽

外感犯肺,肺失宣降,治宜疏风散邪,宣肺化痰。初起风寒犯于肺卫,卫表症状明显,重在散邪,用荆芥、防风、羌活、前胡、白前、旋覆花等。如风寒束肺,则重在宣肺散寒,用杏仁、苏叶、桔梗、麻黄、桂枝、细辛。风热犯肺,治宜疏风散热,宣肺止咳,用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芦根、薄荷、款冬花等。暑湿犯肺,理当清暑化湿,宣肺利气,用滑石、薏苡仁、扁豆、厚朴等。若外兼风寒,里湿偏重,则宜温化之,用藿香、佩兰、白芷、苏梗、旋覆花、茯苓、桔梗等。燥邪为患,则宜温润或凉润,应避免辛温或苦寒过度。董廷瑶在使用麻黄汤时,如咳嗽咽痒较剧,必加百部,再加桔梗、前胡开泄肺气,止咳效果较佳;在使用三拗汤时,多配以百部、川贝母、天竺子润肺止咳,再加桔梗、桑白皮、紫菀升降互施。

表里同病宜表里双解,宣肺止咳。如肺卫表证与饮食停滞双伤,用药多疏风散邪与消食导滞同用,加入神曲、山楂之类;表里俱热,以防风、麻黄解表发汗,荆芥、薄荷清上通鼻,大黄、芒硝通腑泄热,滑石、栀子利水祛邪。

2.内伤咳嗽

痰浊阻肺,治宜泻肺化痰。肺热偏重,则宜泻肺泄热,用桑白皮、地骨皮、黄芩之属。桑白皮治顽固性久咳效果较好,配伍得当,亦可用于寒性咳嗽。必要时可用宣肺通腑法,使痰热从大肠而降,用大黄、瓜蒌之类。宣肺行痰一般用桔梗、枳壳,其他如瓜蒌、厚朴、杏仁、麻黄均可选用。化痰之品,寒痰,轻则用陈皮、半夏,重则用胆南星、皂荚、清礞石、枯矾;热痰,轻则用瓜蒌、贝母,重则用胆南星、天竺黄、竹沥之类;顽痰老痰用黛蛤散、海浮石、枯矾之类。一般不要见咳止咳。止咳药物用百部、紫菀、款冬花、枇杷叶之类,有温润肺气的作用,主要用于剧烈咳嗽和久咳,不要过早应用。若痰多黄稠,加苇茎、桃仁、胆南星、浙贝母等,以豁痰排痰。痰热俱重,可用蒿芩清胆汤。若痰稠难咳,加黛蛤散,或用皂荚、鹅管石等量研末冲服,每次0.5——1g。

肺虚久咳,用药应分清脏腑、阴阳。如肺阴亏虚,宜养阴润肺止咳,用沙参、麦门冬、百合、枇杷叶、款冬花之类;肺脾气虚,则益气健脾,补肺止咳,用人参、茯苓、白术、橘红、姜半夏之属。若正虚肺伤,则宜补肺敛肺。

久咳伤肺,肺气已伤,不可再予宣散,应根据邪正消长予以扶正祛邪,佐以敛纳肺气,属气阳亏虚用马兜铃、诃子之类,属气阴不足用五味子、乌梅。若兼有瘀血表现,可加用桃仁、赤芍;痰瘀两兼,合用苇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3.剧咳

对于剧烈的频繁咳嗽,甚至咳剧兼喘,应重用宣肺化痰,结合解痉,药用麻黄、桑白皮、瓜蒌、桔梗之类,重在宣开肺气。若呈呛咳兼喘,可加用虫类息风解痉之品,药如僵蚕、蝉蜕,甚至蜈蚣、全蝎。对于咽痛干咳之咽性咳嗽,治疗时除散邪宣肺化痰外,还应利咽。初宜辛凉宣透,用薄荷、牛蒡子、桔梗等;继以解毒消肿,用马勃、山豆根、蚤休之类;后以养阴滋润,用玄参、知母等。桔梗虽可宣肺利咽,其用量不宜大,一般5g左右,太大恐致呕吐、汗多。

“小儿咳嗽该怎么办?实用妙方且看且收好!”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疾病防治方法及相关科普知识,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