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手机网
医学教育网手机网

手机网二维码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医学百科类 > 疾病 > 流感 > 正文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表现有哪些

2020-09-09 11:32 医学教育网
|

关于“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表现”的相关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如下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87589_1000x2000

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直径80——120nm,呈球形或丝状,由核心和包膜组成。核心由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与其结合的核蛋白和RNA多聚酶组成,流感病毒核酸分节段的结构特点使其具有较高的基因重配频率,因而其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并导致新亚型病毒的出现。包膜分为两层,包膜内层为基质蛋白1(M1),外层主要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膜,表面分布着两种刺突——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成分为糖蛋白,具有亚型和株的特异性。此外,病毒包膜外层上还分布有基质蛋白2(M2),数量少,属于离子通道蛋白,有助于病毒进入感染细胞。针对HA的抗体为中和抗体,可预防流感的传染,抗NA抗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病毒的复制,但不能中和流感病毒。

根据病毒NP和M1抗原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和丙(C)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再根据HA和NA的抗原性不同分为若干亚型,HA可分为H1——H16亚型,NA可分为N1——N9亚型,人类流感主要与H1、H2、H3和N1、N2亚型有关。甲型流感病毒宿主广泛,易发生变异,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通常只引起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病毒稳定,多为散发,主要侵犯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乙型、丙型相对较少,主要感染人类。

流感病毒的变异,最常发生于甲型,主要形式有两种:①抗原漂移,变异幅度小,属于量变,不会引起流感的大规模流行,出现频率较高,且有逐渐积累效应;②抗原转换,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形成新的病毒亚型,由于人群对抗原转换后出现的新亚型缺少免疫力,往往会引起流感的全球性大流行,发生频率较低,且缓慢。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 1分钟或56℃ 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以上“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表现”来自医学教育网,更多中医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医师资格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考试辅导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