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政府在大力推进,一边却是家庭医生遭遇招生难。
通过“5+3”(5年本科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培养全科医生专业方向是政府培养全科医生的主要途径。有报道称,2014年拟招录1万名全科医生专业方向,但实际报名招录仅5000余人。
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目前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累计有17.3万,但真正注册者也仅6万余人,高达2/3的可注册全科医生者并没有将执业范围变更为全科医学专业,不愿意做全科医生,如此少的全科医生数量,远远不能够为分级诊疗打好基础。而在加拿大家庭医生占医生群体的50%,比利时为46%,法国为54%,英国为42%,美国约30%.
调查发现,国内基层医生不愿做家庭医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家庭医生模式未建立。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黄洞乡卫生院岳秀文医生说,即便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并考核合格,他也不愿意做全科医生。因为目前基层还没有建立与全科医疗相适应的机制,乡镇卫生院现有的诊疗环境和模式也不适合全科医生的发展。比如,“培训前我在内科工作,培训结束后还是回到内科,工作环境和模式没有任何变化,我觉得自己目前没有必要做全科医生”。
该省封丘县陈桥镇司庄卫生院崔瑞锋医生称,全科医生与医院内其他专科医生在临床上发挥的作用没有什么不同。目前培训结束后还是沿用原来的专科模式,所接诊的疾病还是以前自己熟悉的类型,所以没必要变更。加之信息支持系统没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病历及有关医疗救治信息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基层医生做了大量健康档案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因为日常工作中要填报很多表格,很多基层医生戏称自己为“表哥”“表姐”,但“表哥”“表姐”们的汗水却白流了不少,因为这些健康档案并没有真正用起来。
二是家庭医生岗位和待遇没有吸引力。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牧野乡卫生院杨小翠医生表示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如果做全科医生好处多,他当然会主动选择将执业范围变更为全科医学专业。郑州市建华街社区卫生服务站贺艳阁医生告诉笔者,从医近20年,他一直在普外科工作,对一般的损伤处理有一定经验,平时病号也不少。只有在保留原来执业范围不变的情况下再加注全科,既扩大了诊疗范围,又可以体现专业技术特长,这样他才会选择做一名有专业特长的全科医生。
三是对家庭医生概念有误解。河南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区医生说:“我所理解的全科医生,是将大量时间用于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管理,而不是去治病,所以我担心做全科医生会影响自己的收入,也不认同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一位2010级招录的定向委培医学生表示,上课听老师讲全科医学,感觉太难了,面太宽,什么都得学,不如学某一专科,压力小一些。如果毕业后参加规范化培训,我宁愿选择专科,而不是全科。其实家庭医生中的知识全面只是其中之一,对居民全程式、持续性、个体化的服务模式才是家庭医生最核心的理念。
除大量基层医生不愿意做家庭医生外,国内医改试点地区在推行家庭医生服务时,发现基层居民不认可及签约率过低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自愿签约率普遍达不到20%.这一方面说明居民对家庭医生缺乏信任,另一方面也说明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