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试题:
1.染色血涂片中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相差悬殊,见于( )
A.大细胞性贫血
B.小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双相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2.染色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见于( )
A.溶血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先天性贫血
E.多发性骨髓瘤
3.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的原理,以下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
A.在规定波长和液层厚度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消化系数
B.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结合成稳定的棕褐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C.血红蛋白可被亚铁氯化钾氧化成正铁血红蛋白
D.在721型比色计上测得透光度,乘以367.7,即得血红蛋白浓度
E.能测定所有的血红蛋白
4.目前国际推荐测定Hb方法是( )
A.十二烷基硫酸钠比色法
B.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
C.碱羟血红蛋白比色法
D.酸化血红蛋白比色法
E.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法
5.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瑞氏染色的最适pH值为6.4~6.8
B.瑞氏染料中含碱性染料亚甲蓝和酸性染料伊红
C.染液配制后须在室温或37℃贮存一定时间,待亚甲蓝逐渐转化为天青B后方能使用
D.缓冲液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
E.以上都是
6.下列网织红细胞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
A.它是介于晚幼与成熟红细胞之问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B.其胞浆经特殊染色后可见蓝色网状结构即DNA
C.通常比红细胞稍大
D.通常以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表示
E.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情况
7.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常提示( )
A.预后不良
B.预后良好
C.机体抵抗力好
D.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E.中性粒细胞成熟障碍
8.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
A.纤维蛋白溶解
B.纤维蛋白的激活
C.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D.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
E.因子Ⅷ的激活
9.关于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清是血液离体后血块收缩所分离出的微黄色透明液体
B.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
C.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的全血
D.脱纤维蛋白全血指用物理方法促进全部纤维蛋白缠绕于玻珠上而得到的血液
E.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
10.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般用三棱针或专用采血针
B.宜一人一针一管
C.针刺入皮肤深度以2~3mm为宜
D.如血流不畅可在刺处周围用力挤压
E.用消毒棉球擦去第一滴血
1.E解析:染色血涂片中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直径相差一倍以上,大者可达12μm,小者仅2.5μm,与骨髓粗制滥造有关。见于严重的增生性贫血,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2.A解析:嗜多色性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胞质内尚存少量的嗜碱性物质RNA,见于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如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
3.A解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并经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为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其原理是: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
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Hb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Hi,再与CN-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在特定的标准条件下,毫摩尔消光系数为
44L/(mmol?era),根据标本的吸光度,即可求得血红蛋白浓度。
4.B
5.E
6.B解析:网织红细胞胞质中残存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NA,经活体染色后形成呈深染的颗粒状或网状结构。
7.A解析:正常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为主,若五叶核超过3%,称为“核右移”,为造血功能衰退或造血原料缺乏所致。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抗代谢药物应用后。在疾病过程中突然出现,为预后不良之兆。
8.C
9.B
10.D解析:毛细血管采血法如血流不易流出,可于伤口远端稍加压力或重新穿刺,切忌用力挤压,以免混入大量组织液,使血液稀释,影响检验结果,且血液易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