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检验主管技师
(1)中性粒细胞
1)毒性变化:在严重传染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中性粒细胞有下列形态改变:大小不均(中性粒细胞大小相差悬殊)、中毒颗粒(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空泡(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Dohle体(是中性粒细胞胞质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约1~2μm,亦可见于单核细胞)、退行性变(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核溶解等)。上述变化反映细胞损伤的程度,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
2)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细胞体积较大,直径l6~25μm,核分叶常在5叶以上,甚至在10叶以上,核染色质疏松。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后。
3)棒状小体(Auer小体):细胞质中出现呈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μm,1条或数条,见于急性白血病,尤其是颗粒增多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可见数条至数十条成束的棒状小体,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见1条细长的棒状小体,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不出现棒状小体。
4)Pelger-Huet畸形:细胞核为杆状或分2叶,呈肾形或哑铃形,染色质聚集成块或条索网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异常,也可继发于某些严重感染、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肿瘤转移、某些药物(如秋水仙胺、磺基二甲基异 唑)治疗后。
5)Chediak-Higashi畸形:细胞质内含有数个至数十个包涵体,直径约2~5μm,呈紫蓝、紫红色。见于Chediak-Higashi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6)Alder-Reilly畸形:细胞质内含有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颗粒,染深紫色。见于脂肪软骨营养不良、遗传性黏多糖代谢障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7)May-Hegglin畸形:细胞质内含有淡蓝色包涵体,见于严重感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淋巴细胞
1)异型淋巴细胞: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可使淋巴细胞增生,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分为3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