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在眼下人们日益重视、政策大理扶持的利好环境中已成为朝阳行业,健康管理师、中医健康管理师等职业也成为“香饽饽”,想考证的朋友们可要趁早行动起来啦~下面小编接着为大家分享文章:【基础知识】健康管理师第九章重点整理(三),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三、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上各个方面的活动过程均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包括合理的认知活动、适度的情感反应、恰当的意志行为、积极的生活状态、良好的适应状态等。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国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并能正确客观地反映事物;
2.心理与行为特点和生理年龄相匹配;
3.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相适应;
4.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
5.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和谐;
6.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
7.在遵循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能实现个人动机,满足个人合理要求;
8.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基本保持一致。
(三)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1.心理社会因素对个体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多数慢性疾病和精神障碍都与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有关。
2.心理健康因素不仅直接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与发展,还影响到躯体疾病的转归,积极乐观情绪体验。
3.躯体疾病本身也会对个体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
四、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的定义
心理卫生是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健康的心理以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使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都保持良好或完美状态。
(二)心理卫生的范畴
1.从优生学的角度指导婚姻、配偶、受孕等过程,提高个体的心理卫生素质。
2.研究各年龄阶段(如儿童、少年、青年、中年)的心理卫生特点与规律,指导各年龄阶段的人们搞好心理卫生。
3.研究各社会群体中的心理卫生问题,使人们在家庭、学校、工作单位、业余团体中能良好的适应环境,搞好人际关系,以便心情舒畅地工作、学习与生活。
4.研究个体主动积极讲究心理卫生的机制与措施,指导人们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做情绪调节控制的主人,改正不良行为与性格特征,掌握一至几种身心放松技术,以便随时调节身心平衡,讲究心理卫生。
【专属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