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的评估和护理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一部分内容,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护士资格考试每日笔记:体温的评估和护理”,供大家参考:
1.发热——因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而导致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发热程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①低热为37.3℃~38℃;
②中度热为38.1℃~39.0℃;
③高热为39.1℃~41℃;
④超高热为41.0℃以上。
(2)发热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体温上升期——特点为产热>散热,患者表现医学 教育网原创为畏寒、皮肤苍白、无汗。体温上升方式有骤升(如肺炎球菌性肺炎)和渐升(如伤寒)。
②高热持续期——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患者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和脉搏加快。高热持续时间因疾病及治疗效果而异。
③退热期——特点为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患者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退热方式有骤退和渐退两种。体温下降时因大量出汗,易出现虚脱,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护士应注意观察。
(3)热型
①稽留热——体温在39℃以上,持续数日或数周,日差不超过1℃,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②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时间后,又再次升高,如此反复发作,见于疟疾。
③弛张热——体温高低不一,日差>1℃,最低温度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等。
④不规则热——体温在一日中的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4)体温过高患者的护理
2.体温过低——体温在35℃以下称体温过低,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危重患者。对体温过低患者的护理首先应提高室温,以24℃~26℃为宜,还可用热水袋保暖。
3.与体温相关的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①主要诊断依据:体温高于正常范围。
②次要诊断依据:皮肤发红、触之有热感、呼吸心跳加快、痉挛或惊厥。
③相关因素:暴露在热的环境中、剧烈活动、药物或麻醉、衣着不当、新陈代谢率增高、疾病或外伤、脱水、不能出汗等。
(2)体温过低
①主要诊断依据:体温在正常范围以下,皮肤发凉、苍白。
②次要诊断依据:毛细血管充盈减慢、甲床青紫、汗毛竖起。
③相关因素:暴露在低温环境中、患病或创伤、营养不良、衣着不当、药物引起的血管扩张、新陈代谢下降等。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2022护士资格考试每日笔记:体温的评估和护理”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护士考试知识,请持续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