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0月30日 19:00-21:00
详情9月25日 19:30-21:00
详情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龈乳头炎等多种常见口腔内科疾病是引起牙痛的主要原因,我院口腔急诊的年平均门诊量约4万余人,其中近三分之二的患者因牙疼而就诊。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这种说法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患者因牙疼而产生的极度痛苦和心理情绪变化。从医学角度来讲,疼痛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受,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同时牙疼患者可由多种不同的牙科疾患所引起,因此在口腔急诊科就诊的牙疼患者主诉及症状不尽相同,特别是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的牙疼患者在口腔内科急诊处理的初诊、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可表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综合分析这类牙疼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特点,加强心理护理,将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相应的口腔内科治疗,从而及时、有效地缓解和解除患者的痛苦。
牙疼发作期
初诊: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的牙疼可表现为自发性剧痛、冷热刺激痛、夜间加重痛、放射性痛、患牙咬合痛和肿胀痛等,因疼痛症状作为一种伤害性刺激的结果属于个人的主观知觉体验,故受许多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牙疼的内科治疗与护理中,应首先评估牙疼初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疾病的影响,如患者呈现出急燥、紧张及担心心理等,需因人而异,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急燥心理:由于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类患者一般都有自发性、持续性剧痛,并因夜间加重疼而影响患者睡眠等表现。故患者初诊时容易表现急躁心理,有些患者为缓解疼痛而放弃治疗,要求拔牙。有的患者一手捂着面部,一手拿着水杯,不停地用冷水漱口;有的患者则在侯诊室坐立不安。曾有一位患急性根尖周炎的28岁男性患者,因牙疼难忍第一次就诊时即要求拔牙,经医务人员耐心解释后接受了治疗,但因患者的患牙根尖炎症较重,开髓引流后穿髓孔太小,导致引流不充分,使患者的疼痛未彻底缓解。患者于次日凌晨再次就诊,极不耐烦地抱怨道:“大夫,就是你不同意给我拔牙,搅得我一宿未睡,这次拔掉算了。”对此护士应用和蔼的态度、简洁的言语、宣教图片示意讲解等沟通行式有意识地影响病人的认识,能治好的牙若不负责任地拔掉就一去不复返了,“就像手指疼不能随便将手指去掉一样。”经过医务人员的耐心解释,患者同意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并辅助全身应用消炎药和止疼药。从这一病例中不难看出,护士及时向患者讲解口腔牙疼急诊的常规治疗方法,改变患者所固有的“牙疼就必须拔牙”的不正确观念和因此所致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对于消除其急燥心理、配合治疗是十分关键的。
紧张心理:由于急性牙髓炎和急性根尖周炎患者初诊时,都要通过开髓引流来减轻患者的牙疼,因此患者坐在治疗椅上接收牙科治疗时就会产生紧张心理。有些患者坐在治疗椅上反复询问大夫;有些患者用手紧紧抓住椅把;还有些患者在刚接受大夫快速磨牙时就要求中止治疗。例如有一位45岁的急性牙髓炎男性患者夜间来院求诊三次,并已在一定时间内口服了三包速克痛的止痛药,每次都对大夫说:“大夫,能不能不钻牙齿,开点止痛药吧。”护士提醒患者“您已经吃了三包速克痛了,牙疼仍无法缓解,说明止痛药的效果不佳。”“钻开牙后才能引流患牙内的炎性分泌物,真正解除牙疼。”患者在医务人员的解释和鼓励下,接受了治疗,牙疼也很快得到了缓解。因此,护士应帮助患者了解引起牙疼的原因,说明全身用药往往不能直接控制牙疼,改变患者的无效应对要求,同时还应帮助患者分析治疗中所带来的不适与消除牙齿疾患之间的利弊关系,减轻心理压力,使患者勇于接受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担心心理:随着对爱牙、护牙知识的多渠道宣传,大众对口腔卫生保健的认知度在不断提高,口腔疾病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这对于我国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同时由于对相关知识的片面理解,少数牙疼患者就诊时顾虑重重、猜测多疑,因而表现出担心心理,如果此时医务工作者不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活动,很容易引起患者的不信任,影响治疗。有些患者就诊时担心牙科手机的消毒不彻底,有些患者自带漱口杯,还有些患者眼睛盯着大夫的手套,观察大夫是否更换一次性检查手套。如一位50岁的女性牙疼患者,坐在治疗椅上就对护士说:“报纸上报道,牙科治疗能引起乙肝和爱滋病,咱们的器械怎么消毒?”对此护士应耐心倾听病人的问题,充分理解患者的担心,并作出相应的、令患者信服的解释。如及时让患者查看机头消毒的纸包装日期,向病人说明每个患者使用后的涡轮机头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再使用,牙科检查器械也均是一次性的。同时解释医院为防范交叉感染所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使病人顺利接受治疗
复诊治疗中
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患者的牙体治疗多采用根充或塑化方法,根管封药、根充超填,根充物质对根尖周组织的化学性或机械性刺激可引起疼痛。而塑化治疗后近期出现的疼痛多为塑化液压出根尖孔引起化学性根尖周炎所致。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有时出现剧烈疼痛、肿胀等急诊表现。治疗期间,牙疼急性发作时可采取开放髓腔、调牙合、口服消炎药或止疼药等应对措施;若引起牙龈软组织肿胀,可采取切开引流和配合理疗等方法。急诊牙疼患者经初诊处理后疼痛缓解,但在因疼痛再次发作而复诊时,常表现出不配合治疗的情绪,并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着急和敏感等心理特点。因此,加强复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对于完成治疗、提高疗效是十分必要的。
不配合治疗:牙疼患者容易在急性发作期疼痛缓解后,放弃复诊治疗,这样可导致急性炎症转化为慢性炎症。因此,护士在接待患者急诊处理时,就应主动告诉患者复诊治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利用科室内的口腔卫生宣教栏、口腔健康科普书籍和小宣传册等向患者讲授牙科保健知识,分析俗话中认为“牙疼不是病”的错误观点,使患者认识到放弃或不配合治疗只会增加今后治疗的难度,不仅会进一步增加复诊次数,加重痛苦,还可能导致失牙或引起身体其它部位疾病的后果,护士在进行护理评估中就要去发现问题,并且设法去帮助病人解决问题,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恐惧心理:急性牙髓炎引起的牙疼患者,经过开髓缓解牙髓腔压力后,多需封砷剂处理以灭活牙髓神经。极少数患者因髓腔压力过大而在封失活剂后产生剧痛,此时应再次开髓减压,待患者疼痛缓解后再封失活剂,但这些看牙时疼痛的经历会产生条件反射,表现在患者对下一次复诊的恐惧和真正拒绝,有些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早先不愉快的看牙经历和回避看牙有很大的关系,Milgrom等认为患者的恐惧心理来自直接或间接与牙科的接触,护士应了解这类病人的特点,注意语言和行为的规范性、艺术性、灵活性。让患者逐渐适应牙科治疗,带患者去诊所看正在接受治疗的病人,让他们观察其它病人的反应,然后安排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如涂氟治疗等。最后,让他们进行所需要的治疗。如一位48岁的急性牙髓炎的女性患者复诊时希望选择一个懂得尽量避免自己疼痛的大夫,否则拒绝进一步的治疗,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通过患者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自然也平衡自己的心理,消除了恐惧牙科治疗的心理。
着急心理:急性牙疼患者的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就是认为自己的病最急、最疼、最重,都迫切希望得到迅速的治疗和处理。因此,当就诊患者多、值班大夫少的特殊情况下,急诊科护士还应承担耐心疏导患者,维持正常就诊秩序的工作。在本着“先来后到”、有序接诊的原则基础上,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年老、体弱或患有其它严重疾病的牙疼患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是需说服其他患者而优先予以处治,防止不必要的危重情况发生。这就要求护士在接待病人时应辨别引起牙疼的原因,了解口腔疾病的大致分类,分清轻重缓急,耐心向患者作解释工作,大多数患者是可以克服着急心理,配合急诊室工作的。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更提醒我们医护人员在忙于工作的同时,必须顾及病人的各种心理反应,从而避免医患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敏感心理:牙疼患者复诊时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十分敏感,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产生很大影响,如一位根尖周炎的老年患者在牙椅上治疗完毕,护士收拾检查器时对病人说:“你,完了吧。”这时病人本身因牙疼困扰,又听到护士的简单语言,就尤为反感道:“我没完,好好的。”护士的语言中减了一个字就可引起患者的极度不满,如果说“您治疗完了吗?”患者就会感到又亲切又温暖。因此,细心观察牙疼复诊病人的心理活动,寻求具体的心理护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治疗后
急性牙疼患者牙体治疗时一般要来院治疗3~4次,前后时间须3~4周,部分牙疼患者在治疗后仍会有担心、顾虑,“补牙的银汞不会掉吧。”“补的牙能吃肉吗?”还经常会电话咨询。因此每次治疗后,护士应详细对患者交待治疗经过及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如银汞充填患牙多少时间后,才能吃坚硬的食物;若患牙出现冷、热、酸、疼等异常反应时应及时复查。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让病人更多地了解口腔疾病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后果等。
总之,牙疼患者在接受口腔内科急诊处理的不同阶段,可产生多种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护士应充分了解这类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针对处于不同治疗阶段的不同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从而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