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11月10日 11:30-12:30
详情11月10日 19:00-21:00
详情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措施,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并保证了许多其他治疗的安全实施。然而,输血可以引起不良反应和相关性疾病。恰当的应用可以患者起死回生,应用不当则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输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按尽可能采用成分输血。只有坚持科学、合理用血,才能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节约用血的主要措施有杜绝不合理用血、开展成分输血、提倡自体输血。
1.急性失血输血的适应证如下:
(1)外伤,手术或内、妇产等科疾病的内出血均可导致急性失血,但急性失血未必都要输血。即使有输血指征,也不一定要输全血。全血并不"全",它离开血循环到体外要和抗凝保存液混合,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保存损害",丧失了一些有用成分(如血小板、粒细胞、不稳定的凝血因子等),增加了一些有害物质(如细胞碎屑、钾离子、乳酸等),并不能代替丢失的全血。
(2)急性失血患者的治疗原则: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合理输血(主要是输红细胞)。胶体液是指人造胶体(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明胶制剂)和白蛋白。
(3)通常的治疗方案是:①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血红蛋白(Hb)大于100g/L者,应输注晶体液补充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②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20%,Hb小于100g/L者,除了输注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外,还要适当输注红细胞;③失血量过大、仍有持续活动性出血的休克患者,除了输注晶体液、胶体液和红细胞,亦可输部分全血,但全血不是非用不可。
以往医生习惯用血浆补充血容量,现代输血不主张这样做。原因是血浆未常规灭活病毒,轻易用血浆补充血容量增加了输血传染病的风险。血浆还能引起过敏反应。晶体液、人造胶体液和白蛋白则比较安全。白蛋白在制备过程中已常规加热灭活病毒,白蛋白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也比血浆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