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常用药物及机制

2008-10-22 16:12 医学教育网
|

热点推荐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一)皮质类固醇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皮质类固醇,其结构的共同特征为含有环戊烷多氢菲,有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游走作用,减少T淋巴细胞DNA、RNA和蛋白质合成。抑制IgM的产生,可逆地抑制淋巴细胞的溶解作用,稳定溶酶体,抑制多形核白细胞的趋化,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对抗排斥反应能迅速发挥作用,认为药物可直接对效应细胞产生影响。常用的皮质类固醇制剂有泼尼松、琥珀酰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

  (二)硫唑嘌呤

  是用甲硝咪唑取代6-MP的氢而产生的巯基嘌呤衍生物。巯基嘌呤主要在肝内被谷胱甘肽分解为6-MP,再转化成核糖核苷酸形式。其作用机制为竞争性地反馈抑制嘌呤合成酶,阻止次黄嘌呤核苷酸转变为腺苷酸和鸟苷酸,进而影响核酸的合成。

  (三)环磷酰胺

  是一种烷化剂,其活性代谢产物如磷酸胺芥和丙烯醛对迅速增殖的细胞如T淋巴细胞有较强的毒性作用。

  (四)环孢素

  是从两种真菌cylindrocarponlucidum和tolypocladiuminflatum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出来的,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环孢素能选择性地抑制增殖早期的T淋巴细胞,对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尤为突出。由于其具有强而有力的免疫抑制作用,又没有皮质类固醇的不良反应,对骨髓也相对无毒性,因而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各种器官移植。

  (五)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将人脾的淋巴细胞或胎儿胸腺细胞重复注射至动物体内,使其产生有效的抗血清,再分离和纯化抗淋巴细胞抗体,即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使用ALG或ATG后,在肝脏调理素和补体(C1~C4)的参与下,对T淋巴细胞产生直接细胞毒作用,使淋巴细胞溶解,被网状内皮系统或循环的单核细胞清除或吞噬。

  (六)单克隆抗体

  OKT3是抗人淋巴细胞及其表面抗原决定簇(T淋巴细胞受体和CD3分子复合物)的单克隆抗体,通过用人T淋巴细胞免疫的鼠脾细胞与不产生抗体的鼠浆细胞瘤融合获得杂交瘤,再克隆而产生单价抗血清。抗CD3抗体可与T淋巴细胞的CD3表面标记结合并对其调度。注射0KT3后,CD3阳性细胞从血液中消失,并使其丧失对抗原的识别能力。

  (七)FK506

  属大环内酶类抗生素,是从streptornycestsukubaensis属中分离出来的。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的产生,阻断T细胞的活化,且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表达。临床在肝移植的应用较多,肾移植及其他器官移植的应用只有零星报道。

  (八)其他免疫抑制药物

  一些目前尚在临床试用或实验阶段的药物,如雷帕霉素、RS-61443(骁悉)、brequinar、mizoribine等。

执业医师考试公众号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