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北京正保医教科技有限公司

苹果版本:8.6.4

安卓版本:8.6.4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正保医学教育网执业药师_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热门资讯,实时推送
med66_yaoshi
正保医学教育网执业药师_微信视频号
官方视频号
免费直播,订阅提醒
微信扫码即可关注
正保医学教育网执业药师考试知指导老师
考试指导老师
备考规划,专属指导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
正保医学教育网_官方抖音号
官方抖音号
分享更多药考日常
抖音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医学教育网 > 执业药师考试 > 辅导精华
25年招生方案

2007年执业药师考试考点汇总与解析-中药综合技能(2)

2007-08-04 16:54 来源:
打印
字体:

  ☆ ☆☆考点31:气与血的关系

  1.气能生血:是指血的组成及其化生过程,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弱,甚则可导致血虚。故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于补血药中,配以益气药物以提高疗效。

  2.气能行血:血的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血是在心、肺、肝三脏之气的协同作用下,运行不息,敷布全身。故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时,常分别配合行气或补气的药物。

  3.气能摄血: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使血正常的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溢出脉外。若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则可以导致各种出血病证,称为"气不摄血".治疗时,必须用补气摄血的方法,以达止血的目的。

  4.血为气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血虚者,可以进一步引起气虚;血脱者,气亦随脱。因此,在治疗大出血时,往往运用益气固脱之法。

  ☆ ☆☆☆考点32:十二经脉的分类和走向规律

  十二经脉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手三阴经,从脏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即手三阴经均起于胸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均起于手指,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均起于头面部,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均起于足趾,从足趾走向腹 腔、胸腔,交手三阴经。

  ☆ ☆☆☆☆考点33: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衔接:如手太阴肺经在示指(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 在环指(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在足小趾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与 足厥阴肝经交接。

  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相接:如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

  3.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 ☆☆☆☆考点34:分布规律

  1.四肢部位:

  阴经分布于内侧面,阳经分布于外侧面。内侧分为三阴,外侧分为三阳。例如,上肢内侧的经脉分布是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 后;上肢外侧的经脉分布是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内侧的经脉分布是内踝上8寸以下,足厥阴肝经在前,足太阴脾经在 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内踝8寸以上,则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下肢外侧的经脉分布是,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 膀胱经在后。

  2.头面部位:手、足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手、足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手、足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3.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

  ☆☆☆考点35: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经鼻翼旁流注于足阳明胃经,经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阴脾经,经心中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经小指端流注于手太阳 小肠经,经目内眦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经足小趾流注于足少阴肾经,经胸中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经无名指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目外眦流注于足少阳胆经,经 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阴肝经,经肺中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完成一个循环。

  ☆ 考点36: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联络作用

  (1)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十二经脉实现的,十二经脉内与五脏六腑相络属,其经脉之气又散络结聚于经筋,并布散于皮部。这样,就使皮肤与四肢筋肉组织同内脏之间,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

  (2)脏腑同官窍之间的联系:目、耳、鼻、口、舌、前阴、后阴等官窍,都是经脉循行所经过的部位,而经脉又多入内属络于脏腑,这样,五官九窍同内脏之间,亦可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

  (3)脏腑之间的联系: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络属于一脏一腑,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之间的联系。

  (4)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十二正经阴阳表里相接,具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次序;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之间纵横交错;奇经八脉之间又彼此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经脉与经脉之间的多种联系途径。

  2.运输气血作用: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以濡润滋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能通达于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依赖于经络的流注方能实现。

  3.感应传导作用:又称为"经络感传现象".如针刺的"得气"或"气至"现象即是经络感传作用的表现。

  4.调节功能活动作用: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或阴阳偏盛偏衰等证候,可运用针灸等治疗方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则可对各脏腑功能产生调整作用。

  ☆ ☆☆☆☆考点37: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邪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即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疏松张开,津气外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

  (2)风邪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点而言。

  (3)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为外邪致病之先导,多兼它邪同病。

  2.寒邪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主痛: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如偏于寒盛之痹证,则多见疼痛较剧。

  (3)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则可见恶寒发热, 无汗;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3.暑邪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外伤暑邪可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3)暑多挟湿:暑邪致病,多挟湿邪,即暑邪湿邪合而致病。

  4.湿邪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湿邪秽浊的临床表现。

  (3)湿性黏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多黏滞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

  (4)湿性趋下,易伤阴位,湿邪伤人,其病多见下部,如下肢水肿明显。

  5.燥邪

  (1)燥性于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所以既不耐湿,更不耐燥。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伤损肺津,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状。

  6.火(热)邪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易伤津耗气。火热邪气致病,除有高热之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口舌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津伤之症。

  (3)火热易生风动血。

  (4)火热易发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则可聚于局部,腐化血肉,发为痈肿疮疡。

  ☆ ☆☆☆☆考点38:七情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内脏,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情志所伤,又以心、肝、脾为多见。

  2.影响内脏气机: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

  喜则气缓:是指过喜或暴喜,可使心气涣散而不收。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从而使肺气耗伤。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因恐而伤及肾气,肾气不固,可见二便失禁,摄纳不住。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及于脾,使脾不健运,运化无力,气血化生无源。

  ☆ ☆考点39:劳逸失当

  1.过劳

  (1)劳力过度:表现为少气乏力,神疲消瘦,自汗等。所以,《内经》有"劳则气耗","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之说。

  (2)劳神过度:表现为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可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脾不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3)房劳过度:表现为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或遗精,早泄,甚或阳痿等病症。

  2.过逸:表现为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体软弱,痰湿内停,或形体臃肿发胖,动则心悸,气短,自汗等,或继发其他疾病。《内经》又有"久卧伤气"之说。[医学教 育网 搜集整理]

  ☆☆☆☆考点40:痰饮的致病特点

  中医又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根据痰饮的所在部位和性质不同,痰饮病的临床表现也不完全一样。临床常见的痰饮病证有寒痰、热痰、燥痰、风痰、湿痰、痰饮、溢饮、支饮、悬饮等。

  1.痰证:如痰滞在肺,则可见喘咳咳痰;痰阻于心,心主血脉不利,则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 胃,胃失和降,则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留经络筋骨,则可见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则可见眩晕,昏冒;若痰 与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

  2.饮证:如饮留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留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

  ☆考点41:瘀血

  1.瘀血的概念:指体内局部血液的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脏腑及其他部位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瘀血的形成,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2.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

  (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疼甚。

  (2)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形成瘀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

  (3)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另外,临床望诊,往往还可见到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等表现。切诊则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脉象。

  ☆ 考点42:正气、邪气的概念

  1.正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抗邪愈病作用的各种物质的总称。正气的作用:一是抗御外邪,预防疾病,或疾病发生后驱邪外出;二是自身调节控制,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生理平衡,或病后自我修复,恢复健康。

  2.邪气:是存在于外在环境中的,或人体内部产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称。

  ☆ ☆☆☆考点43:体质的分类、表现以及与发病的关系

  1.阴阳平和质与发病:是功能较协调的体质。具有此种体质的人,气血阴阳充盛,脏腑经络功能协调,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表现为身体强壮,胖 瘦适度,或虽胖而不臃滞,虽瘦而有精神。面色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偏,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随和、开朗。食量适中,二便调畅。对外界的适应性强。精力 充沛,工作潜力大。夜卧安稳,休息效率高。舌红润,脉和有神。不易感受外邪,很少生病。即使患病,往往不药而愈或易于治愈。若感受外邪特强,发病后多为表 证、实证,并且容易治愈,康复亦快。

  2.偏阳质与发病:偏阳质是指具有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此种体质的人,多见形体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 肤。性格外向,喜动,易急躁,自制力较差。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平时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喜饮水。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 快,性欲旺。唇、舌偏红,苔薄易黄,脉多偏阳。偏阳质的人对风、暑、热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并易化燥、伤阴。皮肤易生疖疮。内 伤杂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以及出血等病症。

  3.偏阴质与发病:偏阴质是指具有偏于不足、偏寒、喜静等特性的体质。此型体质的人,多见形体偏胖,但较弱,容易疲劳。面色偏白而欠华。性格内 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食量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舌质偏淡,脉多偏阴。偏阴质的人对寒、湿之邪的 易感性较强,受邪后多从寒化,表证不发热或发热不高,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 证。

  ☆☆☆☆☆考点44: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是邪气虽盛而机体的正气未 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此谓之实证。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致病的初期和 中期,或由于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病证。

  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机体的气、血、津液和经络、脏腑等生理功能较弱,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 的正气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映。所以,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即谓之虚证。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 以及多种慢性病证。

  邪正的消长盛衰,既能产生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也能在某些长期的、复杂的疾病中,往往又多见虚实错杂的病理反映。这是由于疾病失治或治疗不当,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或因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正虚,而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凝结阻滞。

  在特殊情况下,即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在临床上往往会出现与疾病本质不符的许多假象,这些假象是不能反映病机的虚或实的,因而有"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和"大实有赢状"的真实假虚。

  ☆ 考点45:阴阳偏盛

  1.阳偏盛:即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阳邪偏盛,功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由于阳是以热、动、燥为其特点,阳偏盛,即出现热象,所以说"阳盛则热".如壮热、面红、目赤等,即是阳偏盛的具体临床表现。

  2.阴偏盛:即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邪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阴是以寒、静、湿为其特点,阴偏盛,就出现寒象,所以说"阴盛则寒".如形寒、肢冷、舌淡等,即是阴偏盛的具体临床表现。

  ☆ ☆☆☆☆考点46:阴阳偏衰

  1.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之阳虚为主,由于肾阳为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 衰(命门之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阳虚则寒,虽也可见到面色 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但还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 谷等虚象。阳虚则寒与阴盛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虚而有寒;后者是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

  2.阴偏衰:即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功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阴液不足,一般以肝肾之阴为主, 由于肾阴为诸阴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阴虚则热与阳盛则热的病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前者是虚而有热;后者是以 热为主,虚象并不明显。

  ☆☆☆☆考点47:气失常

  1.气不足:又称"气虚",系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2.气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行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可涉及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等各方面的多种病 变。如气滞(气的流通障碍)、气逆(气的上升运动过强或下降运动不及)、气陷(气的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过强)、气闭(气的外出受阻)和气脱(气不内守 而外脱)等。

  ☆ 考点48:血失常

  1.血不足:又称"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失血过多,新血不及生成;或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或化源不足,而致血液化生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营血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

  2.出血: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流出脉外的病变。其原因有外伤出血、气虚失血、血热妄行等。出血有咳(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紫斑)、崩漏、创伤出血等,有的出血可排出体外,有的则渗溢于体腔之内或肌肤之中。

  3.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或运行不畅产生停滞的病理状态。气滞而致血行受阻,或气虚而血运迟缓,或痰浊阻于脉络,或寒邪入血,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煎熬血液或出血留内等等,均足以形成血瘀,甚则血液瘀结而成瘀血。

  ☆ ☆☆☆☆考点49:望神

  望神,就是观察病人的精神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矫健协调,反应是否灵敏等方面的情况,以判断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轻重预后。由于 "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所注,其目系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神藏于心,外候在目",所以察眼神的变化又是望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1.得神:在疾病过程中,如患者两眼灵活,明亮有神,鉴识精明,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语言清晰者,称为"有神"或"得神".

  2.失神:在疾病过程中,如患者表现为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神识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而目闭口开、手撒、尿遗等,均称为"失神"或"无神".

  3.假神:往往见于久病、重病、精气极度衰弱的患者。如原来不欲言语,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者;原来精神极度衰颓,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者;原来面色十分晦暗,忽然两颧发红如妆者,都属于假神。

  神志异常还常见于癫、狂、痫的病人。如: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发呆,哭笑无常的,多为痰气凝结、阻蔽心神的癫病;烦躁不宁,登 高而歌,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的,多属痰火扰心的狂病;若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多属痰迷心窍、肝风内动的痫病。

  ☆ ☆☆☆☆考点50:望色

  望色,是指望面部的颜色与光泽。我国人的正常面色,微黄红润而有光泽。

  1.白色:主虚寒证、失血证。若 白而虚浮,多属阳气不足;淡白而消瘦,多为营血亏损。若急性病突然面色苍白,常属阳气暴脱的证候。里寒证剧烈腹痛,或虚寒战栗时,也可见面色苍白,则为阴寒凝滞,经脉拘急所致。

  2.黄色:主虚证、湿证。面色淡黄,枯槁无泽,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之故;若面色黄而虚浮,称为黄胖,多是脾气虚衰,湿邪内阻所致。如面、目、身俱黄,称为黄疸,其中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为阳黄,多属湿热;黄而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多属寒湿。

  3.赤色:主热证。若满面通红,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的实热证;仅颜面部潮红,则多属阴虚而阳亢的虚热证;如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多为戴阳证,是虚阳上越的危重证候。

  4.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如阴寒内盛,心腹疼痛,可见苍白而带青的面色;心气不足,推动无力,血行不畅,可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为气虚血瘀所致。又有小儿高热,面部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最易察见,往往是惊风的先兆。

  5.黑色:主肾虚、水饮、痰血证。目眶周围见黑色,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病,或寒湿下注的带下证。若面黑而干焦,则多为肾精久耗。

  ☆ ☆☆☆☆考点51:望局部情况

  1.望头与发:了解肾和气血的盛衰情况。

  (1)头:主要观察头的形状及动态,如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伴有智力发育不全,多属肾精亏损;囟门下陷,多属虚证;囟门高突,多属热证;囟门迟闭,头项软弱不能竖立者,多为肾气不足,发育不良;无论大人小儿,头摇不能自主的,皆为风证。

  2.发:主要望发的质和色的变化。如,发稀疏易落,或干枯不荣,多为精血不足之证;突然出现片状脱发,多属血虚受风;年少落发,不属于肾虚,便属于血热。青年白发,无其他病象者不属病态。

  2.望目:目为肝之窍,但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的异常变化,不仅关系于肝,而且也能反映其他脏腑的病变。

  3.望耳:应注意耳的色泽及耳内的情况。耳为肾之窍,属少阳经,为宗脉所聚之处。耳轮干枯焦黑,多是肾精亏耗,精不上荣所致,属危证;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多是麻疹先兆;耳内流脓水,病为脓耳或聤耳,多为肝胆湿热所致。

  4.望鼻:主要是望鼻内分泌物和鼻的外形。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流浊涕,则属风热;久流浊涕而有腥臭味者,是为鼻渊。若见鼻头或周围充血或生 红色丘疹,名酒糟鼻,多属肺胃有热,鼻柱溃烂塌陷,常见于麻风病或梅毒;鼻翼扇动,多见于肺热,或肺肾精气衰竭而出现的喘息。

  5.望唇:应观察其颜色、润燥和形态的变化。若唇色淡白,多属气血两虚;色青紫,常为寒凝血瘀;色深红,则为热在营血。口唇干枯皱裂,可见于外感 燥邪,亦见于热炽津伤;口角流涎(或睡时流),多属脾虚湿盛或胃中有热,亦见于虫积。口唇糜烂,多由脾胃蕴热上蒸;口斜,则为中风;撮口或抽掣不停,为肝 风内动,或脾虚生风;口开不闭,常见于脱证。

  6.望齿、龈:望齿应注意色泽、润燥、形态几个方面。如牙齿干燥,多是胃热炽盛、津液大伤;干燥竟如枯骨,多为肾精枯竭,肾水不能上承所致;牙齿 松动稀疏、齿根外露者,多属肾虚或虚火上炎;睡中咬牙或啮齿,常见于胃中有热或虫积的患者。望龈应注意其色泽的变化。胃之经脉络于龈中,龈色淡白者,多是 血虚不荣;红肿者,多属胃火上炎;牙龈出血而红肿者为胃火伤络,不红而微肿者,或为气虚,成为虚火伤络。

  7.望咽喉:应注意其颜色及形态的异常改变。咽喉红肿而痛,多属肺胃积热;红肿溃烂,有黄白腐点,为肺胃热毒壅盛;若色鲜红娇嫩,疼痛不甚,多为 阴虚火旺;色淡红不肿,久久不愈,是为虚火上浮;如有灰白色假膜,擦之不去,重擦出血,且随即复生者,是为白喉,属肺热阴伤之证。

  8.望皮肤:应注意肤色及外形的变化。

  (1)斑疹:斑疹常见于外感热病,亦可点大成片,或红或紫,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者,谓之斑;色红疹点小如粟,高出于皮肤,摸之碍手(亦有不高出皮肤,抚之无碍手之感)的叫做疹。[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2)白痦:又名白疹,是皮肤上出现的晶莹如粟的透明小疱疹,高出皮肤,擦破流水。

  (3)痈疽疔疖:发病局部范围较大,红、肿、热、痛,根盘紧束的为痈,属阳证;若漫肿无头,部位较深,皮色不变者为疽,属阴证;若范围较小,初起如粟,根角坚硬,或麻或痒或木,顶白而痛者为疔;起于浅表,形圆而红、肿、热、痛,化脓即软者为疖。

  ☆ ☆☆☆考点52: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象

  舌的一定部位与一定的脏腑相联系,并反映着相关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把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四个部分,分属于心肺、脾胃、肾、肝胆等有 关脏腑。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

  正常舌象,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 ☆☆☆考点53:望舌色

  1.淡白舌:较正常舌色浅淡,称为淡白舌。主虚寒证,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之象。阳虚血少,气血不荣,故舌色淡白,常见于阳虚、血虚的病证。

  2.红舌:舌色深于正常舌,称为红舌。主热证。热盛则气血涌甚,反映于舌质,故呈现红色。可见于里实热证,也可见于阴虚内热。

  3.绛舌:舌色深红,称为绛舌。主内热深重。外感热病,表示邪热深入营血,多见于热性病极期。内伤杂病,常见于久病、重病之人,多属阴虚火旺。

  4.紫舌:舌见紫色,主病有寒热之分,绛紫色深,干枯少津,多系邪热炽盛,阴液两伤,血气壅滞不畅之征;淡紫或青紫湿润,多因阴寒内盛,血脉瘀滞所致。舌上有紫色斑点,称为瘀斑或瘀点,多为血瘀之征象。

  ☆ ☆☆☆考点54:望舌形

  1.胖大舌:较正常舌体胖大,为胖大舌。有胖嫩与肿胀之分。若舌体胖嫩,色淡,多属脾肾阳虚、津液不化、水饮痰湿阻滞所致;如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是心脾热盛;若舌肿胖,色青紫而暗,多见于中毒。

  2.瘦薄舌:舌体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是阴血亏虚,舌体不充之象。瘦薄而色淡者,多是气血两虚;瘦薄而色红绛且干,多是阴虚火旺、津液耗伤所致。

  3.裂纹舌:舌面上有明显的裂沟,称为裂纹舌,多由阴液亏损不能荣润舌面所致。若舌质红绛而有裂纹,多属热盛津伤,阴精亏损;舌色淡白而有裂纹,常是血虚不润的反映。

  4.齿痕: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若舌质淡白而湿润,多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5.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刺,摸之棘手,称为芒刺。若芒刺干燥,多属热邪亢盛,且热愈盛则芒刺愈多。根据芒刺所生部位,可分辨邪热所在脏腑,如舌尖有芒刺,多属心火亢盛;舌边有芒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有芒刺,多属胃肠热盛。

  ☆ ☆☆☆考点55:望舌态

  1.强硬舌:舌体强硬,运动不灵活,屈伸不便,或不能转动,致使语言謇涩,称为"舌强".若见于外感热病,多属热入心包,痰浊内阻,或高热伤津、邪热炽盛,见于杂病中者,多为中风征兆。

  2.痿软舌:舌体软弱,伸卷无力,转动不便,是为舌痿。多属气血虚极,阴液亏损,筋脉失养所致。若久病舌淡而痿,是气血俱虚;舌绛而痿,是阴亏已极。新病舌干红而痿者,则为热烁阴伤。

  3.颤动舌:舌体震颤不定,不能自主,称为舌体颤动。久病中见舌颤,属气血两虚或阳气虚弱。外感热病中见之,多属热极生风或虚风内动之象。

  4.吐弄舌:舌伸长,吐露出口外者为吐舌;舌时时微出口外,立即收回口内,或舌舔口唇上下或口角左右,称为弄舌。两者都属心脾有热。吐舌可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弄舌多为动风先兆,或小儿智能发育不良。

  5.歪斜舌:舌体偏斜于一侧,称为歪斜,多是中风或中风之先兆。

  6.短缩舌:舌体紧缩不能伸长,称为短缩,多是危重证候的反映。舌淡或青而湿润短缩,多属寒凝筋脉;舌胖而短缩,属痰湿内阻;舌红绛干而短缩,多属热病津伤。

  ☆ ☆☆考点56:望舌苔-苔色

  1.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正常的舌苔是薄白苔。舌淡苔白,常见于里寒证。若舌上满布白苔,尤如白粉堆积在舌上,扪之不燥,为积粉苔,由于外感秽浊不正之气,毒热内盛所致,常见于瘟疫,亦见于内痈。

  2.黄苔:主热证、里证。苔色越黄,反映热邪越重,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

  3.灰苔:主里证,可见于里热证,亦可见于寒湿证。若苔灰而润,则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而苔灰干燥,则多属热炽津伤,或阴虚火旺。

  4.黑苔:主里证,主热极又主寒盛。常见于疾病的严重阶段。若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多为热极津枯;苔黑而润滑,则多属阳虚寒盛。

  ☆ ☆☆☆考点57:望舌苔-舌质

  1.厚薄:观察舌苔的厚薄,能帮助了解病邪的轻重及病情的进退。一般来说,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者,舌苔多薄;而病邪传里,病情较重,或 内有食饮痰湿积滞者,则舌苔多厚。舌苔由薄增厚,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为病进;而由厚变薄,则表示邪气得以内消外达,病情由重变轻,多属病 退。

  2.润燥:正常舌苔是润泽的,为津液上承之征。察舌苔的润燥,主要是了解津液变化的情况。苔面干燥,望之枯涸,扪之无津,称为燥苔,更甚者有粗糙刺手感觉的又称糙苔,是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见于热盛津伤或阴液亏耗的病证。

  3.腻腐:腻苔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等阳气被阴邪所抑的病变,如痰饮、湿温等病证。腐苔苔质颗粒较大,松软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刮之易脱,多由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成,常见于食积、痰浊等病。

  4.剥落:若舌苔骤然退去,不再复生,以致舌面光洁如镜,即为光剥舌,又叫"镜面舌",是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表现。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也属胃的气阴两伤之候。

  5.有根与无根:察舌苔之有根、无根对辨邪正虚实,胃气的有无有重要意义。有根的多为实证、热证,表示有胃气;无根的则多见于虚证、寒证,表示胃气衰。

  ☆ ☆☆☆☆考点58:望排出物

  1.痰涎:痰色白而清稀,多为寒证;痰色黄或白而黏稠者,多属热证。痰少极黏,难以排出者,多属燥痰;痰白易咯而量多者,为湿痰。咳吐脓血如米粥状,为热毒蕴肺,多是肺痈证;痰中带血,或咳吐鲜血,多为热伤肺络。

  2.呕吐物:呕吐痰涎,其质清稀者,属于寒饮;呕吐物清稀而挟有食物、无酸臭味者,多为胃气虚寒;呕吐物色黄味苦,多属肝胆有热,胃失和降;呕吐 物秽浊酸臭,多因胃热或食积所致;吐血鲜红或暗红,夹有食物残渣,多因肝火犯胃或瘀血内停;呕吐脓血,味腥臭者,多为内痈。

  3.大便:稀溏如糜,色深黄而黏,多属肠中有湿热;便稀薄如水样,夹有不消化食物,多属寒湿;便如黏冻,夹有脓血,是为痢疾,色白者为病在气分,色赤者为病在血分,赤白相杂者多属气血俱病。先便后血,其色黑褐的是远血;先血后便,其色鲜红的是近血。

  4.小便:清澈而量多者,多属虚寒;量少而黄赤者,多属热证;小便浑浊不清,或为湿浊下注,或为脾肾气虚;尿血者,多是热伤血络;尿有砂石者为石淋,尿如膏脂者为膏淋。

  ☆ ☆☆☆考点59:听声音

  1.语声

  (1)语声强弱:一方面是反映正气的盛衰,同时也与邪气的性质有关。

  (2)语言错乱:若神志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的,是谵语,常见于热扰心神的实证;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的,是郑声,属于心 气大伤,精神散乱的虚证。若言语粗鲁,狂妄叫骂,失却理智控制的为狂言,常见于狂证,是痰火扰心所致。喃喃自语,讲话无对象,见人便停止的是独语,常见于 癫证,多是心气虚,精不养神的表现。而语言謇涩,则多属于风痰上扰的病变。

  2.呼吸

  (1)气微与气粗:呼吸微弱,多是肺肾之气不足,属于内伤虚损;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是热邪内盛,气道不利,属于实热证。

  (2)哮与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扇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的称为喘。喘气时喉中有哮鸣声的称为哮。

  (3)少气与叹息:多因气虚所致。胸中郁闷不舒,发出长叹的声音,称为"叹息"(古称太息),多因情志抑郁,肝不疏泄所致。

  3.咳嗽:是肺失宣肃,气因而上逆的反映。应注意其声响,以及有无痰声等变化。

  4.呃逆、嗳气:都是胃气上逆所致。

  ☆ ☆☆考点60:问寒热

  寒热,即恶寒发热,是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凡病人感觉怕冷,甚则加衣被、近火取暖,仍觉寒冷的,称为恶寒。若虽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有所缓解者,又称为畏寒。

  1.恶寒发热:疾病初起即有恶寒发热,多见于外感表证,是外邪客于肌表,卫阳与邪气相争的反映。

  2.但寒不热:在疾病过程中,病人唯感畏寒而不发热,多属虚寒证。阳气虚于内,阳虚则寒,不能温煦肌表,故同时并见面色苍白、肢冷踡卧、喜着衣被等虚寒证的表现。

  3.但热不寒

  (1)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称为壮热,多见于风寒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的里实热证。

  (2)潮热:发热如潮有定时,按时而发或按时而热更甚的(一般多在下午),即为潮热。临床常见有阴虚潮热、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阳明潮热。

  (3)长期低热:指发热时间较长,而热度仅较正常体温稍高(一般不超过38℃),或仅病人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高者。

执业药师题库

  • 免费试听
  • 免费直播
  • 辅导课程
2024中医医师入学摸底测试解析

张钰琪老师 2024-02-27 19:25--21:00

回看
2024医考报名后如何安排复习时间

张钰琪老师 2024-01-30 19:25--21:00

回看
2024执业药师考后关注>
精品题库
  • 密题库
  • 题库小程序
  • 医考爱打卡
 执业药师密题库
上千道典型习题
仿真密卷 3
仿真历年考点题
专业题目解析
原价:¥50-199
复购¥40-159.2
查看详情
 执业药师正保医学题库
正保医学题库

· 每日一练 巩固提升

· 仿真试卷 实战演练

· 组队刷题 互相激励

查看 更多免费题库
 执业药师医考爱打卡
医考爱打卡

· 每天一个知识点

· 配套精选练习题

· 随时记录打卡心情

查看 更多免费题库
图书/资料
  • 精品图书
  • 免费资料
  • · 考点回顾
  • · 考情分析
  • · 备考建议
  • · 思维导图
  • · 基础测评
  • · 高频考点
立即领取
学习社区
  • 备考交流
  • 微信
  • 视频号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共同进步!
寻找学习搭子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