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1

苹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医学教育网微信公号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11666
您的位置:医学教育网 >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2021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二)第二单元A1题

2021-07-16 08:50 医学教育网
|

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笔试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相信参加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冲刺考点及习题,购买无忧实验班的考生都已经进入冲刺刷题阶段(点击查看直播安排表),老师全直播带刷,如果你也想参与刷题,抓紧时间购买无忧实验班吧,点击购买>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二)第二单元

一、A1   

1.罹患率适用于 

A. 慢性病 

B. 疾病的长期流行 

C. 较小范围或短期流行 

D. 某病的隐性感染 

E.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都是测量某人群新发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不同之处在于罹患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2.病死率的定义是 

A. 某人群中死于某病的患者频率 

B. 每10万人口中因某病死亡的频率 

C. 患某病的住院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D. 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值 

E. 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者占该病全部患者的比例。计算公式为:病死率=因某病死亡人数/某病受治疗人数×100%。

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死亡率计算时分母为平均人口数,包括了所研究疾病的患者和非患者,而病死率的计算只与所研究疾病的患者有关。 

3.关于疾病年龄分布分析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横断面分析不能反映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B. 出生队列是对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群在同时期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进行分析 

C. 致病因子在不同时期强度不同时,出生队列分析能反映疾病与年龄的关系 

D. 出生队列研究实质是多组队列研究的综合应用 

E. 对突发的新急性传染病也应该用出生队列研究,反映病原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包括:横断面分析和年龄期间队列分析(例如出生队列分析)两种;出生队列分析是分析同一年代出生的一批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同年代的发病或死亡水平等变化;出生队列分析归类于描述性研究,不属于队列研究的范畴;突发的新急性传染病应用横断面分析可迅速获得年龄与疾病发病的关系。故只有C项正确。 

4.疾病的流行是 

A. 罹患率大于10% 

B. 发病率以十万分率计算 

C. 某病的发病率虽低,但在该地区人群中却长年不断 

D. 某病的发病数明显超过往年同期发病数 

E. 某病的发病呈季节性升高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流行:指在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5.在AIDS高发省,发现AIDS感染者最好采取哪种方法 

A. 普查 

B. 分层抽样调查 

C. 整群抽样调查 

D. 系统抽样调查 

E. 对高危人群调查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高危人群艾滋病发病率明显较一般人群高,以发现病例为目的的调查应由此入手。 

6.为了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情况,开展普查工作最适合于 

A. 患病率高的疾病 

B. 患病率低的疾病 

C. 不易发现的隐性疾病 

D. 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E. 检查方法、操作技术复杂的病种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项正确。普查不适用于患病率低的疾病。普查不适用于不易发现的疾病。病死率不是普查的决定性因素。普查不适用于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 

7.在队列研究分析阶段,利用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模型,主要是为了控制 

A. 选择偏倚 

B. 信息偏倚 

C. 失访偏倚 

D. 混杂偏倚 

E. 回忆偏倚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种现象叫混杂,该外来因素叫混杂因素。在设计时利用限制的方法和配比的方法,资料分析阶段采用分层分析或多因素分析模型处理,可适当控制混杂偏倚。 

8.下列哪项不是前瞻性研究的特点 

A.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B. 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 

C. 多用于罕见疾病 

D. 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 

E. 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便于分析剂量-反应关系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试要点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特点。A、B、D、E项都是前瞻性队列研究的重要特点,但前瞻性队列研究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研究对象数量太大,一般难以达到。 

9.区分历史性队列研究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的依据是 

A. 依据追踪观察的时间 

B. 依据所获结果检验水平 

C. 依据暴露程度 

D. 依据研究对象进入队列时间 

E. 依据论证强度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的分组是根据研究对象现时的暴露状况而定的,此时研究的结局还没有出现,需要前瞻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得到。

历史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的分组是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已掌握的有关研究对象在过去某个时点的暴露状况的历史材料做出的。研究开始时研究的结局已经出现,不需要前瞻性观察。 

10.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 

A. 提高统计效率 

B. 提高资料的利用率 

C. 控制混杂偏倚 

D. 控制选择偏倚 

E. 控制信息偏倚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种现象叫混杂,该外来因素叫混杂因素。资料分析阶段采用分层分析或多因素分析模型处理,可适当控制混杂偏倚。 

11.病例与对照配比的因素必须是 

A. 可疑的混淆因子 

B. 可疑的暴露因子 

C. 未知的混淆因子 

D. 未知的暴露因子 

E. 已知的混淆因子或至少有充分理由怀疑的混淆因子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采用匹配的目的,首先在于提高研究效率,表现为每一研究对象提供的信息量增加。其次在于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所以匹配的特征或变量必须是已知的混杂因子,或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为混杂因子,否则不应匹配。 

12.比值比主要应用于 

A. 生态学研究 

B. 横断面研究 

C. 队列研究 

D. 实验研究 

E. 病例对照研究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为比值比(OR)。病例对照研究不能计算发病率,所以也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只能用OR作为反映关联强度的指标。0R的含义与相对危险度类似,指暴露者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者的多少倍。 

13.对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下面哪一项不正确 

A.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应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B. 在新药临床试验时,应将老年人、儿童及孕妇等除外 

C. 在做药物临床试验时,不应选择流动性强的人群 

D. 要评价甲肝疫苗的效果,可以选择新近有甲肝流行的地区 

E. 要评价食用盐中加碘是否能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可以选择缺碘的内陆地区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不同研究目的实验流行病学,其研究人群的选择也不同。如要评价乙型肝炎疫苗的效果,应以未患乙肝的一般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而且应该选择预期结局事件发生率较高的人群。 

14.筛检试验的特异度愈高,则 

A. 阳性预测值愈高 

B. 阳性预测值愈低 

C. 阴性预测值愈高 

D. 阴性预测值愈低 

E. 灵敏度愈高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筛检试验的灵敏度越高,则阴性预测值越高;筛检试验的特异度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 

15.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型的论述,正确的是 

A. 它是目前最科学的病因观 

B. 它强调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C. 疾病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D. 它强调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E. 它强调病原物在发病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三角模型强调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是疾病发生的三要素。当三者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人体保持健康;一旦其中某要素发生变化,三者失去平衡,就将导致疾病。 

16.目前在全世界已消灭的传染病是 

A. 麻疹 

B. 鼠疫 

C. 霍乱 

D. 天花 

E. 血吸虫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消灭是指通过监测和围堵等措施,消灭传染病病原体,从而终止所有的疾病传播。截至目前,全球只有天花一种疾病得以消灭。消除是将疾病的传播减少到事先规定的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但不是消灭某一疾病。1979年10月26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罗毕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病。 

17.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 

A. 描述性研究 

B. 分析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包括以上四种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疾病监测既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对策,也是很具体的重要措施。疾病监测本身是客观地收集资料,属于观察性研究;同时它又不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不属于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要有干预措施;理论性研究是利用数学模型表达疾病的规律;生态学研究是同时收集疾病和因素的资料,然后进行相关分析。因此,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 

18.以下哪项不是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 

A. 传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排出病原体 

B. 传染源排于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消灭 

C. 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被证明未受感染 

D. 传染源已完全治愈 

E. 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传染源已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出病原体(治愈);②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③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而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19.一次成功接种可产生较长期免疫力的生物制品是 

A. 灭活疫苗 

B. 类毒素 

C. 抗毒素 

D. 免疫球蛋白 

E. 减毒活疫苗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减毒活疫苗为人工主动免疫,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20.下列疾病中不会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的为 

A. 梅毒 

B. 甲型肝炎 

C. 艾滋病 

D. 乙型肝炎 

E. 弓形虫病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21.传染期的意义 

A. 确定消毒时间的长短 

B. 确定患者的隔离期限 

C. 用于推断受感染的时间 

D. 作为应急接种的参考 

E. 推断致病因子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传染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传染期短的疾病,继发病例常成簇出现;传染期长的疾病,继发病例陆续出现,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2.从伤害的能量交换模型出发,伤害发生的原因包括 

A. 宿主、环境和遗传 

B. 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 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 

D. 遗传、环境和社会 

E. 患者、家属和社会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所有伤害都享有一个共同致病机制-伤害的能量交换模型(源自传染病流行病学的三角模型)。从该模型出发,伤害发生的原因包括能量、宿主和环境三个方面。 

23.“5E”伤害预防综合策略不包括 

A. 工程策略 

B. 评估策略 

C. 推广策略 

D. 教育预防策略 

E. 环境改善策略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5E”伤害预防综合策略: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伤害预防综合策略,包括五个方面:教育预防策略、环境改善策略、工程策略、强化执法策略和评估策略。 

24.在5S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演进的过程中,所有其他证据衍生品的基础是 

A. 原始研究 

B. 系统综述 

C. 证据概要 

D. 综合证据 

E. 证据系统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加拿大医学信息学专家Brian Haynes教授用5S总结了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演进的过程,5S分别指Studies(原始研究)、Systematic Review(系统综述)、Synopsis(证据概要)、Summary(综合证据)和System(证据系统),相对应的典型证据资源分别是MEDLINE、Cochrane Library、EBM Reviews、Clinical Evidence、Map of Medicine。原始研究是所有其他证据衍生品的基础,证据系统是证据最浓缩、最简明的形式,是提供证据的最高形式。 

25.下列关于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 先城市后农村 

B. 先平原后山区 

C. 乙型流感病毒流行呈现周期性 

D. 儿童感染率最高 

E. 男女之间发病没有差异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流感在世界各地均可发生,一般总是先城市后农村,先平原后山区,沿交通线路发展。

(2)时间分布:在温带地区,流感大多呈现明显的冬春季流行髙峰。而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流感流行的季节性不是特别明显。甲型流感病毒流行呈现周期性。这种周期性流行与亚型病毒变异及人群免疫水平有关,流感的长期变异主要表现在抗原的转变,其结果往往导致世界性大流行。乙、丙型流感周期性不明显。

(3)人群分布:男女之间发病没有差异。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其中儿童感染率最高。但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的流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和死亡率最高。

(4)超额死亡率:指由于流感流行所造成的超过预期的死亡率,是反映流感流行严重程度的指标。 

26.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阳转率,分母为 

A. 乙肝感染人数 

B. 乙肝疫苗接种后阳转人数 

C. 乙肝患者人数 

D. 该地平均人口数 

E. 乙肝疫苗接种人数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阳转率的分子为乙肝疫苗接种后阳转人数,分母为乙肝疫苗接种人数。所以本题答案选择E。 

27.性传播疾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 

A. 血液传播 

B. 性行为 

C. 接触传播 

D. 胎盘传播 

E. 经产道传播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性行为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占95%以上。接触传播是指直接接触性病患者的病变部位和分泌物,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衣服、物品、用具、便盆等造成的传播。血液传播主要见于二期梅毒、淋球菌性菌血症、乙型肝炎、艾滋病患者所提供的血液。胎盘传播多见于梅毒螺旋体和艾滋病病毒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而引起胎儿的先天性感染。经产道传播指分娩时胎儿通过阴道发生感染故正确答案是B。 

28.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医源性感染 

A. 患者由于医院内场所消毒不严格所造成的医院感染 

B. 入院时处于某种传染性疾病潜伏期的患者在入院后发病导致的医院感染 

C. 医师与患者直接接触而导致的医院感染 

D. 同一病房的患者通过间接接触导致的医院感染 

E.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成为条件致病菌导致的感染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和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的医疗器械、设备、药物、制剂及卫生材料污染或院内场所消毒不严格造成的感染。所以A为正确答案。B属于带入感染,C和D属于交叉传染,E为自身感染。 

29.我国伤害死亡的高发人群是 

A. <1岁的婴儿 

B. 1~14岁儿童 

C. 15~59岁劳动力人口 

D. 15~34岁女性 

E.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伤害致死原因各异。对于

30.医院内感染最多见的传播方式是 

A. 注射、输液、输血传播 

B. 接触传播 

C. 医疗器械传播 

D. 空气飞沫传播 

E. 不洁药物传播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院空气中各种各样的病菌较多,最常见的方式是空气飞沫传播。 

31.AIDS窗口期是指 

A. 感染者体内有HIV存在并具有感染性,但血清中尚不能检测到HIV抗体 

B. 感染者体内有HIV存在,但尚无任何临床表现 

C. 感染者体内有HIV存在,但尚无传染性 

D. 感染者体内有FIIV存在,但无感染性,血清中也不能检测到HIV抗体 

E. 感染者体内有HIV存在,在血清中也能检测到HIV抗体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窗口期是HIV感染人体后机体出现的急性反应,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乏力等。通常在感染一段时间内,虽然感染者体内有HIV存在并具有感染性,但血清中尚不能检测到HIV抗体。窗口期大约持续2周到3个月。故答案A为最佳选项。 

32.甲肝高发区年龄分布特征为 

A. 以胎儿为主 

B. 以少年为主 

C. 以青年为主 

D. 以中年为主 

E. 以老年为主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肝:在高度流行区,甲肝发病主要集中于低年龄人群,以婴幼儿为多;在低度流行区,发病年龄后移,成人发病比例高。 

33.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种类包括 

A. 基因突变和抗原漂移 

B. 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 

C. 基因突变和抗原转换 

D. 表面抗原变异和抗原漂移 

E. 核蛋白抗原变异和抗原转换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变异种类:包括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 

34.下列哪项属于伤害的一级预防措施 

A. 安全带 

B. 救生衣 

C. 防弹衣 

D. 心肺复苏 

E. 游泳池周围的栅栏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交通安全法律、游泳池周围的栅栏、有毒物品的安全盖、枪支的保险装置都属于一级预防措施。

摩托车头盔、安全带、儿童约束装置、救生衣和防弹衣都是二级预防的范例。

现场紧急救助、心肺复苏、康复等均属三级预防。 

35.下面哪个因素会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 计划免疫 

B. 新生儿增加 

C. 易感人口迁入 

D. 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E. 免疫人口死亡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可引起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包括:①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可提高人群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预防接种必须按程序规范实施。②传染病流行:一次传染病流行后,有相当部分人因发病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但其免疫力持续时间因病种而定。 

36.人体器官系统在由胎儿期发育至成熟的过程中,以下哪一个系统仅存在一次生长突增高峰 

A. 骨骼系统 

B. 肌肉系统 

C. 神经系统 

D. 呼吸系统 

E. 循环系统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神经系统型:脑、脊髓、视觉器官和反映头颅大小的头围、头径等,只有一个生长突增期,其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出现在胎儿期至6岁前。 

37.下列哪一项有关青春期的论述是不正确的 

A. 无论男女,出现生长突增都表明青春期发育已经开始 

B. 男女孩都在青春早期达到生长突增高峰 

C. 男女孩都在青春中期出现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 

D. 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出现首次遗精后身高增长速度减缓 

E. 女孩青春期发育通常快于男孩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青春期是从儿童到成人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男女孩都经历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主要表现为生长突增,并达到身高的突增高峰;中期主要表现为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出现(女)月经初潮和(男)首次遗精;晚期体格发育速度逐步减缓,逐步进入成熟阶段。正确答案是E。 

38.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用于筛查儿童肥胖的方法是 

A. 年龄别体重 

B. 身高标准体重 

C. 身高别体重 

D. 皮褶厚度 

E. 体重指数(BMI)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年龄别体重、身高标准体重、身高别体重、皮褶厚度等都是传统的评价儿童现时性营养状况的方法。年龄别体重只适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3岁后因受身高影响越来越大而使有效性显著下降。身高别体重指标只局限于评价营养不良,评价肥胖误差大而逐步被身高标准体重取代。近年大量研究又证实,身高标准体重不能准确反映性发育早晚对筛查肥胖的干扰作用。皮褶厚度通过估测皮下脂肪来评价肥胖,但易因不同人员的操作技术差异而产生系统误差。相比之下,体重指数(BMI)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者重视,不仅能敏感反映身体充实度,且受身高影响小,与体脂累积程度的相关性高,所以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筛查儿童、成人肥胖的主要方法,建立相应的标准,正在逐步统一使用。故本题正确答案是E。 

39.下列是生长发育的调查内容,除了 

A. 形态指标 

B. 功能指标 

C. 素质指标 

D. 心理指标 

E. 教育指标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生长发育调查内容,常用的调查指标有:形态指标、功能指标、素质指标、心理指标。 

40.下面关于儿童青少年发生肥胖敏感年龄阶段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孕期30周开始,胎儿细胞繁殖迅速,对热量的增加反应敏感 

B. 婴儿期,细胞体积迅速增大,易积聚脂肪 

C. 青春早期,无论男女,因身体需要为生长突增准备能源 

D. 青春期,因生长突增需要大量的能源 

E. 青春后期,生长速度减慢,热量总需求下降,但青少年食欲仍很旺盛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儿童少年发生肥胖,有四个较敏感的年龄阶段:①孕后期:孕期30周开始,胎儿细胞繁殖迅速,对热量增加的反应敏感。②婴儿期(尤其生后9个月内),细胞体积迅速增大,易积聚脂肪。③青春早期,无论男女,因身体需要为生长突增准备充足能源,使下丘脑对饱食中枢的抑制作用下降,食欲猛增,易因过食而导致肥胖。④青春后期:生长速度减慢,热量总需求下降,但青少年食欲仍很旺盛,加之某些不良饮食习惯已养成,易使膳食摄入热量超过身体热量消耗,久之引起肥胖。 

41.下列哪项不是影响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A. 睡眠时间短 

B. 视近工作时间长 

C. 躺着看书 

D. 未定期检查视力 

E. 近视家族史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近视发生原因:睡眠时间短和视近工作时间长、躺着看书、家族遗传因素以及体质、营养和健康因素。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只是用来判断是否患有近视,并不是近视下降的原因。 

42.下面关于儿童葡萄糖耐量下降(IGT)的说法,错误的表达是 

A. 儿童(IGT)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遗传 

B. 儿童(IGT)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肥胖和不良生活方式 

C. 儿童(IGT)单纯而病程短、程度轻 

D. 儿童(IGT)具有一定的可逆性 

E. 儿童(IGT)应作为早期预防糖尿病的重点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葡萄糖糖耐量是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肥胖和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此影响不大。所以本题答案选择A。 

43.下列关于沙眼流行病学,错误的描述是 

A.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病 

B. 幼儿期和学龄期儿童沙眼患病率高 

C. 如不及时治疗,沙眼发展到晚期常因并发症而导致视力障碍乃至失明 

D. 沙眼主要通过接触被沙眼衣原体污染的手、毛巾、水等进行传播 

E. 感染沙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良的卫生习惯引起病原体传播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传播面广,幼儿期和学龄期患病率高。感染沙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良的卫生习惯引起病原体传播。 

44.亚健康状态是指 

A. 慢性疲劳综合症 

B. 虽然无临床症状,但各种检查可以发现阳性结果 

C. 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第三状态 

D. 无症状疾病 

E. 机体出现亚临床损害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致,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45.病谱与死因谱的改变指的是 

A. 烈性传染病的增加 

B.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下降 

C. 烈性传染病的下降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增加 

D. 老年性疾病的下降 

E. 新型传染病的下降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生物医学模式使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取得技术上的突破,一些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全球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以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占据疾病谱和死因谱的主要位置的趋势。 

46.社会医学重视下列哪些因素对人群健康及疾病的影响 

A. 生物因素 

B. 遗传因素 

C. 社会因素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社会医学重视的是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在社会医学领域,主要包括环境、人口和文明程度三个方面。 

47.研究社会阶层与健康的意义主要在于 

A. 探讨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死亡谱和疾病谱 

B. 发现弱势人群 

C. 掌握公众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 

D. 研究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社会适应能力 

E. 研究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价值观念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研究社会阶层与健康的主要意义在于发现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策略与措施维护和促进健康。A、C、D、E都不是社会医学研究社会阶层的根本目标所在。因此,发现弱势人群B是正确的。 

48.访谈法收集资料的方式 

A. 面询和电话询问 

B. 电话询问 

C. 面询 

D. 入户调查 

E. 抽样调查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访谈法:是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来收集资料的过程,这种谈话可以使面对面的访谈,也可以是电话访谈,常用的是面对面的访谈。所以本题答案选择A。 

49.社会调查中最重要的一步是 

A. 选题 

B. 制定研究方案 

C. 收集资料 

D. 整理和分析资料 

E. 解释结果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课题研究题目是进行社会研究的开端,课题选择是否得当,常常决定一个课题的成败与得失,因此,选题是社会调查最重要的一步。 

50.为了揭示某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历史原因,问卷中常常要设置 

A. 特征问题 

B. 态度问题 

C. 事实问题 

D. 行为问题 

E. 其他问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态度问题用以测量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认识、意愿等主观因素,是许多问卷中极为重要的测量内容。态度问题是揭示某现象产生的直接和社会历史原因的关键一环。 

推荐阅读:

2021年公卫助理医师笔试《卫生法规》三章考点总结

2021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冲刺资料包,1分钱拼团领!

2021年公卫医师冲刺刷题试题下载及试题讲解直播

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第一套四单元全

“2021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二)第二单元A1题”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执业医师考试公众号

编辑推荐
    • 免费试听
    • 直播公告
    秦枫 公卫执业医师-卫生毒理学 免费试听
    免费资料
    公卫医师 备考资料包
    高频考点
    报考指南
    模拟试卷
    复习经验
    立即领取 立即领取
    回到顶部
    折叠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